111、三份大礼

听到王政终于主动询问了,孙策反倒卖起关子了。

他不曾直接回答,却先叹了口气,做出回忆的神色,直到一旁的祢衡看不过眼,主动催促,才缓缓道:

“说起来,州牧对将军之厚待爱护,实在难以言表啊。”

“将军可知,策之出身孙氏,自父辈起便常随州牧左右,可算的上相伴日久,却也从未曾见过州牧对任何一人这般照顾,可谓爱护有加啊。”

我信了我信了,你继续说吧。

王政大感无奈,只是看孙策又在那演起内心戏了,只得自己挑起话题了。

想到对方方才所言,有提及故去的孙坚,王政为示好,立刻肃然起敬起来:

“伯符兄之父,便是破虏将军吧?”

“孙公武烈之盛,令人悠然神往,无愧孙武之后,江东猛虎之誉啊!”

当然,这也不全是奉承。

在内心里,王政其实也是比较认可孙坚的。

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和后面的三国鼎立,其实是可以划分为两种斗争的。

前者,是真正意义上门阀大户们才能参与的游戏,甚至准确点说,就是汝南袁氏的自导自演。

后者,倒勉强可以算是那些小门小户士族的逆袭史。

祖上最阔的曹操,尚且被讥为“赘阉遗丑”,刘备更是自小“贩履织席”,孙权倒算是个富二代,不过他的父兄,却都算是白手起家的英雄人物。

某种程度上,也难怪孙十万直接被曹操点评“生子当如孙仲谋了”。这全然是没将其看成对手看啊。

尤其是相比孙坚、孙策来讲。

孙坚,若论出身莫说比不过曹操,较之刘备恐怕都远远不如。

曹操的出身一般,那是相对袁绍袁术这等天潢贵胄而言的。

他的祖父曹腾曾任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他的父亲曹嵩官拜太尉,位列三公;曹操本人,更是二十岁出仕伊始,便担任了洛阳北部尉,起步不可谓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