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出迎

修养不过三日,众将按捺不住,再次群情踊跃。

吴胜又是第一个带头的,嚷一般请求王政出兵,欲再建功。

一旁帮腔的于禁,还缠着绷带也是连连附和,似是生怕王政劝他养伤,更不断主动拍打胸脯。

见此情景,王政哭笑不得,也不好拂他们的意。

求战,请战,对一支军队而言,本是好事,显著士气高昂,军心振奋。

一番商议后,便令于禁、吴胜、伏波、吴牛等四人各领一千人马,去攻占剩余四城。

尤其是吴胜这一路。

王政特地吩咐,攻琅琊县时若非万不得已,不得侵扰琅琊豪族,更让其带上颜楚居中说和。

这些小城,兵微将寡,又是一群战力平庸的城防兵,便是系统兵不出手,单凭地军的老卒,加上众将之能,王政也有士卒把握,可轻易攻陷完成速胜。

他甚至觉得,若是将天军连彭城这等雄关都攻破的消息散播四方,甚至有不战而降的可能。

不过即便如此,王政依然还是补充地叮嘱着等人:

“潘璋那边风平浪静,而开阳,彭城连场大战,动静不小,陶谦依旧视若无睹,龟缩不出,东海那边看来是不足为虑。”

“只是祢先生曾提及,北海孔融与陶谦私交甚笃,有可能出兵相助,倒是不可不防。”

“四县之中,于少校那一路的西海县暂可不管,其他三县却都是北海进军徐州的必经之道,尔等务必留心,不可只顾进取,亦要防备隐患。”

诸将自是轰然应诺领命。

次日,城门大开。

几千兵卒络绎不绝,鱼贯涌出,到四路人马尽出开阳,已是日上三竿。

天军兵卒虽强,人数却不算多。

既是分兵而攻,便和彭城国时一样,兵贵神速,务求速胜。

西海离的最近,捷报也是第一个传来。

或许是在开阳的水路奇兵构想因文丑有所防范未曾实现,于禁心有不甘,在攻西海城时再次使用此计。

他分兵五百军马,拨给古剑带领,令其搜检渔船、建造木筏,扬帆过海,悄无声息的插入西海背后,方在凌晨之时两边同时发动猛攻,前后夹击。

如今之下,两个时辰不到便以近乎无损的代价攻陷西海,歼敌六百余,俘虏五百余。

紧随其后落入王政掌握的,便是琅琊县了。

吴胜愈发开窍了,此次攻城时竟不再力压,反倒用了攻心之策。

他率军骤然出现在琅琊城下后,却按兵不动,反倒令人在城下喝骂威逼,以屠城相胁。

在给琅琊守军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压力的同时,却逼着颜楚以密语传信城内,一番巧言令色,竟与城内望族达成了协议。

便在第二日当夜,内应大开城门,吴胜这路不费一兵一卒,便轻取琅琊。

见大势已去,城防兵的反抗亦是软绵无力,最后杀敌两百,俘虏近千。

不久之后,剩余两城亦相继陷落。

吴牛粗莽,伏波谨慎,一个行军急速,一个稳稳推进。

只是这两城守军力量本就薄弱,不过几百守军,加上琅琊和北海相距不远,已闹出动静,早就心慌意乱。

两路人马刚至城下,才做势要攻城,便有守将开了后城门弃城远遁,逃向了北海。

搜检俘虏,各自只得百余人。

捷报频来,琅琊国尽入掌握,王政欣喜之余,亦不由感慨。

他猜到会比较顺利,没猜到会这么顺利,更胜过彭城之时。

且不谈琅琊国的资源丰饶,单从其位置而言,其国内几座城池,正好是处在青州齐郡、北海国入徐州的要道咽喉,琅琊国尽入,便代表任何势力要从北面入徐州的路,被天军直接切断了!

而若是要从西面入徐州,彭城亦是绝对绕不开的关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