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各自准备(中)

徐宣的文书送到之后,济南郡和乐安国的府尊和官僚们都陷入了无奈的抉择。

齐郡的告急不能不管,临淄城更不能坐视不理。

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三郡的官员目前同为一家,俱受兖州州牧曹操的管辖,所以大家都知轻重。

虽然同为郡属,齐郡一郡的重要性甚至要高于两郡之和。

毕竟它聚拢了整个青州大半的资源财富。

而临淄,又是齐郡的精华集中。

实在是不容有失啊。

但是两府的官吏确实又不知道怎么救

出兵少了,没有意义。

出兵多了自家的一亩三分地的安保又如何负责?

不同于齐郡,王政攻破的赵县和广饶县,俱都有千人左右的军队镇守,徐宣第一次抽调两县兵力,便能凑出两千人马。

济南和乐安

除了东平陵和临济这两处郡治县,其他的十几个县邑个都不过两三百人的城防力量啊。

维持日常的治安缉盗都险些力有未逮,实在无法抽调一兵一卒了。

而这两处郡守所在的城池,各自总共也不过三千不到的人马啊。

正当这些官老爷们心急如焚,举棋不定的时候,民间的力量及时的出现了。

临济成内的一位徐姓的豪绅,和东平陵的一位司马善人,几乎是同时向官府主动表态。

荡平贼患,保境安民,人人有责。

府尊们放心抽调人马去支援临淄吧,趁贼人势力不大的时候尽快剿灭吧。

至于城防,且交给他们吧。

他们愿意出动家将和亲兵,再招募一些民夫组成民团,来协助郡城的防守。

两位府尊闻言大喜,简直觉得这两位是及时雨般的存在。

都是忠君爱国的义士豪杰啊!

感慨之下,更有遗憾。

若是城内的其他豪绅士族们也能这般识大体,知大义,何愁寰宇不靖?

连番温言褒奖之下,放下心来的两位郡守,也就不再犹豫,立刻全力调动所有的力量。

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这次连效率也出乎意料的快。

收到文书的第三日,他们便凑足四千左右的兵马,便急忙向着临淄出发。

城头处,被官府赞不绝口的豪绅徐方,和其他送行的官员贵族们一起目送着大军离去。

直到那群人影彻底消失在远处后,他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