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轮,淘汰了10个,包括上一轮试跳使用了免跳权的那几个。

场上还剩下17个,可战况已经不容乐观。外行看热闹,教练们都紧绷嘴角。留学生还剩下4个,一个没掉,除了首体大6名选手一个没掉,其他学校的人掉了不少。每个学校都有优势项目,比如北体的长跑、师体院的投掷,在背越式跳高这个项目上,只有首体可以和各校选拔出的留学生抗衡了。

围剿在收紧,他们在吃掉中国学生,他们要吃这块金牌。

214,横杆升高进入第三轮,陈双还是1号。

还剩下17个,两轮就掉了一半人。陈双脱下外套,奇怪,明明风还是冷风,他出了汗。莫生送的腕带派上用场,他擦擦额头,站到起始位置。

又是这里,又站这里,每一个人每一轮仿佛都是幸存者。时间一过,必须再接受挑战,内卷卷得是体力,无限流的鼻祖就是跳高比赛。

只高了2厘米,却是陈双面前的一座山。可是面对它时,陈双表现出了超出常人的冷静。这就是逆风局吧,高度一再攀升,自己能力有限。有人用两年时间都不一定升高这2厘米,更何况训练时长不够的自己。

自信来源于承认自己的身体是跳高顶配,也正是出于这份清醒,陈双知道自己跳不过去。可他小跳两下后还是认真起跑了,在比赛中挑战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愿意失败。

他宁愿勇敢地品尝失败!

外侧腿发力,他和屈南都是从右侧弧度起跳,转胯时身体向左拧。当他飞跃到最高极限时,屁股轻轻一触,耳朵里仿佛听到了“叮”一声。

身体和横竿同时落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