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队是第9,然后是屈南第14,他的起跳和陈双记忆里一模一样,嘴里叼着项链吊坠,紧绷的脸部线条非常性感,让人着迷。当顾文宁第18个上场时,陈双又希望他过又觉得看一眼自己就要瞎了。

好烦这人,但是现在他们都代表首体大。而且他跳高好难看,比屈南差多了。

昌哥是27,过竿也是毫无悬念。只是往这边走时他落寞地看了一眼看台,陈双体味到了他的失落。估计雅姐没有来,说好了来看比赛,又被工作绊住脚。

方岭是30,已经很靠后了。等他跳完,陈双才惊讶地发现,210竟然淘汰了选手。

可这些人,都是预赛时过了的。有三个人及时选择直接进入下一轮,预估了第一轮状态不好,失去一次宝贵试跳的机会。有几个试跳三次均不通过。

看来,一次过,不等于次次过。哪怕训练时次次过,也不等于比赛完全安全。跳高就是这么不讲道理,状态是综合算分。

等第一轮结束,原本34人,陈双数了数,还剩下27个。在裁判宣布新高度为212时,看台完全安静。

陈双向右看了看,自己和白队只隔3个人了,再看屈南,也比刚才近了一些。而那几个留学生,全部都在。

“加油啊!”程丹小声地说。旁边坐着的人手里拿着速写本,正在将刚才的记忆点绘制成图。

黄俊和马子平同时板着严肃的表情,心里各有算盘。陈双能进入二轮吗?显然很艰巨。因为212对陈双是新高度,他从没跳过。平时训练挑战一下也就算了,偏偏是比赛,偏偏是决赛。哪怕他有惊人的弹跳力,也不一定发挥正常。说到底,还是比赛经验太少。

时间一秒一秒过去,第二轮试跳,开始了。

陈双仍旧是1号,不远处的短跑项目在同时进行,短跑运动员正蹲着调节起跑器的弯曲角度。他又一次站到了刚才的位置上,重新再来一遍,重新感受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