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盛情难却

雏鹰的荣耀 匂宮出夢 2395 字 3个月前

艾格隆如此高规格的夸赞,让哪怕一贯骄傲的肖邦,都感觉有些“受宠若惊”了,不过他倒是并不见外,直接把皇帝陛下的话照单全收。“谢谢您的关心,陛下,今后我也一定会全神贯注于创作,为世人奉献更多作品。”

当话题从波兰转移到音乐上面之后,刚才谈话中的悲剧气氛消失了,三个人相谈甚欢,气氛极为融洽。

而在这融洽的气氛当中,特蕾莎却有了另外一个想法。

肖邦虽然是无依无靠的流亡者,但是以他的天赋才能,哪怕去了伦敦或者维也纳,也绝对不缺乏追捧,可保生活无忧。

也就是说,他实际上可以到任何国家定居,哪一个国家的上流社会都会对他奉若上宾——甚至只要他愿意,俄罗斯沙皇也会给他一份恩典的。

可是,特蕾莎也有点“惜才”,她觉得这样的艺术家,应该留在自己的国家里,这样才能彰显出夫妇两人治世的光彩。

当然,艺术家都有个性,想要留住人也许要为此付出一些高规格的待遇,不过对她来说这也不算什么问题。

主意已定之后,她主动向肖邦提问。

“肖邦先生,您接下来对自己的去向有何打算?准备在哪儿定居呢?”

“陛下,我还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肖邦摇了摇头,“这一年多来,我在好几个国家之间来回奔波,不久之前才来到巴黎。”…

“那您喜欢我们国家,和巴黎这座城市吗?”特蕾莎又问。

“非常喜欢,陛下。”肖邦立刻不假思索地回答,“这个国家待我十分热情,欣赏我的才华,而且我永远记得,我身上流着一半法国人的血……巴黎也让我流连忘返,对它我甚至有一种灵魂的共鸣,除了我的故乡华沙之外,这是我最喜欢的城市。”

“那么,在某一天能够返回华沙之前,我能否邀请您以后长居巴黎呢?”特蕾莎笑着问,“我们会热情招待您的,而且我相信,以您的才华,您一定可以受到大众的追捧,您可以在这里享受到非常精致舒适的生活——”

面对特蕾莎的热情邀请,肖邦顿时心生感动。 他当然看得出来,皇后陛下此言,确实是发自内心的惜才,这让他有一种“受到认可”的感动。

再考虑到,刚才也是她说好话,明确承诺要捐款救助波兰难民,在家国方面对自己也有恩。

既然她都这么给面子了,于情于理自己好像都难以推托……更何况,自己确实也很喜欢这个国家。

“既然您这么说,那我盛情难却。”于是,肖邦没有再犹豫,而是明确答复了对方。“陛下,我将满怀感激地留居在巴黎,并且尽我所能向法兰西人民献艺。”

“那真是太好了!”特蕾莎笑意盈盈,“那么,在这之外,我也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道您能够答应吗?”

“您请说吧,这是我的荣幸。”肖邦回答。

“我之前就和我的丈夫考虑,要在宫廷当中组建艺术团体,让我们的孩子、以及一些近臣的孩子,从小接受艺术熏陶,我们正苦于找不到足够分量的名师,而您的到来,倒是可以缓解我们的一部分困难了……”

也就是说,让我给皇室子女、以及一些廷臣子女教授钢琴演奏?肖邦顿时就明白了皇后陛下的意思。

然后,他就陷入到了犹豫当中。

按理说来,对普通艺术家来说这是莫大的恩典,拒绝的话就未免太“不识抬举”了。

但是,肖邦也有着天才艺术家的骄傲,他更希望的是在观众的欢呼之下倾情演奏,完善自己的艺术成就,当一个“孩子王”和家庭教师,哪怕是沾上了皇室的光环,对他来说也没有多大的吸引力。

在他犹豫的间隙,特蕾莎也看出了肖邦的顾虑,于是她立刻就打消对方的顾虑。

“我知道,您更喜欢作曲和演出,不想被孩子们过多浪费精力,不过您不用担心,我们只是打算让孩子们从小可以领略至高艺术的魅力而已,免得他们沾染浮华浪荡的坏毛病,倒没有想过让他们真的成为厉害的音乐家……所以您的教育压力也并不大,定期过来指导一下他们就可以了,至于他们能够学成什么样,您也不必为此负责。”…

也就是说,成为顾问和教师之一吗?这个条件,倒是确实让肖邦的顾虑一扫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