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章 最强空中对决

温朝晖的判断没错。

很快,随着红方的机群靠近交战点,蓝方也逐渐发现了红方的j20机群。

于是,前出的一架ea-18g率先发难,启动电子战系统,覆盖红方的055大驱。

j20机群和负责在附近提供反隐身雷达预警的055驱逐舰感到受了压力。

红方从机场起飞机群中的gx-11见状也开启了电子干扰,其功率远超蓝方的ea-18g咆哮者的上限,直接把咆哮者和f22a机群全部覆盖掉。

干扰范围瞬间遮蔽半径数百公里内的海空域,蓝方的f22a机群立即感受到了来自于红方的技术干扰,其中也包括前出的ea-18g。

由于红方随行的kj-500预警机一直躲在后方,并未受到ea-18g的影响,持续不断向己方机群提供蓝方的动向,运用数据链的形式分发给各作战飞机。

蓝方前出的那架ea-18g毫无悬念的被两枚组合动力导弹l-21导弹根据预警机提供的数据链指引率先击中,虽然其余的ea-18g将自己的电子吊舱功率推到最大,已经到了冒烟的程度了,然而仍旧无法逃过硬件上的碾压。

为红方j20提供数据的kj-500预警机离它实在太远,所以只能干扰来袭的l-21导弹,无法对kj-500预警机形成压制。

在剩余咆哮者电子战机的共同压制下,总算将成功干扰了其余几枚l-21,令其失去锁定,无法击中既定目标而坠落大海。

此时双方机群或多或少都受到了电子干扰,只是相比之下,红方这边的支援机更多,功率更大,覆盖范围更广。

而蓝方f22a机群后方的支援机也立即开始对红方进行全力压制。

顿时,双方陷入了半盲状态,一场混战就此开启。

中方的预警机kj-500比南方的e-3c先进了一代,对隐形目标的发现能力远超对方,抗干扰能力也更强,最为重要的是可以针对隐身战机持续给己方攻击导弹,传输制导信息。

有了这个杀手锏,红方隐身战机便不用再充当人肉火控制导了,可以在安全射程外给f22a以致命一击,发射后不管,由预警机引导击落目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a射b导。

当蓝方的e-3c尚未发现j20的时候,红方预警机便已率先发现了f22a,并将制导数据提供给j20,待敌机刚刚进入l-15的射程,j20一刻都不带犹豫,立即发射导弹攻击f22a。

现代空战,比的就是射程,比的就是谁抗干扰能力更强,谁的预警范围更大,谁的隐身性和电子系统更强。

密密麻麻的导弹大批奔袭蓝风的f22a机群,与第一次遭遇战不同,红方在两分钟的时间内射出了40枚l-15,而蓝方却因为受到持续干扰,所以根本无法实现锁定,更别提击落对方了。

虽然并未进入不可逃逸范围,但红方数量众多的导弹给蓝方造成了巨大的麻烦,再加上强大的电子干扰,蓝方想要轻易摆脱导弹攻击绝非易事。

况且蓝方机群此时正处于半盲状态,虽然无法准确侦测到j20,之前他们的雷达捕获到了红方预警机和gx-11的信息和部分j20的雷达信号,所以判断红方这次肯定也出动了最为先进的隐身战机。

只可惜蓝方的e-3c是传统机械旋转雷达,在技术上落后了kj-500,又被最新的gx-11压制,抗干扰能力未达到参数上的最优,并未对红方发起的攻击作出全面而正确判断。

因为有电子干扰的存在,蓝方f22a的导弹报警装置一直处于不正常状态,同样对来袭导弹无法做出正确判断,直到导弹临近了才凭借本机的先进机载雷达系统真正有效的捕捉到了来袭导弹的真实轨迹和攻击路线。

本来蓝方对于红方隐身战机的战法早已进行过无数次的假想敌空中对战,深知红方的空中战术打法。

此时在电子战中处于劣势,于是立即更换了作战思维。

要知道,蓝方飞行员也不是吃素的,也是有胆量的。

他们把心一横,既然支援机在干扰对战中占不了上风,但大家都是第五代隐身战机,大不了就来个一换一,谁怕谁呢?!

于是,在蓝方战机领队的指挥下,所有的f22a飞行员熟练地打开自己飞机上的机载雷达,之前为了增强隐身性,他们的制导都是依靠后头的e-3c,既然e-3弄不过别人的kj-500,那干脆自己赤膊上阵,靠天靠地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打开了机载雷达,f22a刚想要反锁定前方的上百公里外的j20,然而却发现自己的雷达上出现了数不清的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