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5页

汉祚高门 衣冠正伦 1817 字 2022-11-11

“王师重械,辎营庞大,行军营设也都有别旧法。壕拒火杖,简繁陈设……”

兵法乃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所涉天文、地理、人心、势变、鼓令、旌命等等,人世诸多,几乎尽在所涉,单单一个行军扎营除了一些固定不变的常识之外,再加上各种因地制宜的方便法门,便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说清楚。

桓豁本身并不是一个热衷议论的人,言辞表达或是不甚精准,但王猛的领悟力却非常高,往往能够举一反三,在很短的时间里居然便学会了数种王师目下通行采用的军车阵势。

单单阵势的排布也算不上需要保密的军情,毕竟扎营布阵如何,有经验的斥候观望便能草得大略。

“营设器仗之类都是死物,虽有权变种类各宜所在,取舍自度,但若身为主将之选,也不必过分专精操持。营伍之内,肱骨羽翼、材力分职毕陈帐下,腹心、谋士、天文、地形、兵法、掌库等各类良选,为将者都需详刻于心,不可失察,不可简慢……”

“军士材力当选,所取也都各有不同。营伍之下,大勇敢死者,冒刃之士;英勃强悍者,陷阵之士;技击严整者,锐骑之士……背辱在罪者,幸用之士。卒强将弱,军易弛,卒弱将强,军易陷……”

王猛的虚心求问,并没有让桓豁感到厌烦,诸多疑问俱都立足实际、有的放矢,在为其人解惑的过程中,桓豁也借此机会将自己所积累有关军事的知识都做整理总结。

这两人一问一讲,从最基本的行军营舍一直讲到更高深的材力选士,各有欢畅之感,浑然不觉时间的流逝。一直等到两名学士手持批阅排榜名单匆匆行入,他们才发现原来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时辰。

第1205章1200 幼鹿麟信

馨士馆中阁里,阅卷并没有耽搁太长的时间。虽然今次参考的馆院学子足足近千人,但一众学士包括随同而来的行台官员们,包括沈大将军也都参与批阅。

朱笔在手,沈哲子也是略作追缅自己在原本的世界中所经历的考试折磨,如今同样考验由他主导施加旁人,心内也真有一种别样情怀。

这一次的劝学礼考试,本身并不是什么严谨的选才考试,有着相当一部分面子工程的意味在其中。

千余份题卷,先由书吏挑选出卷面不甚整洁的一部分,直接剔除不批。学子们或许在答卷的时候已经非常的认真仔细,但也难保不会有意外发生,或许在收卷途中题卷偶被折损,甚至都谈不上学子们自己的问题,但也都在这一关被遴选下去,成绩直接作废。

这对那些满怀热忱的学子自然是不公平的,也难保不会发生遗珠之憾。

但足足近千份答卷,每一份都是多达数千字以上的内容,在场几十人若是不设立这种有些残酷的淘汰标准,通批下来最起码要几天的时间,就算学士们有那个精力,沈大将军也不可能一留就是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