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页

汉祚高门 衣冠正伦 1854 字 2022-11-11

但问题是,他已经别无可选,游骑在野中游荡,所耗粮草加倍,而且多有溃逃之众。而对手在优势占尽的情况下,却仍无冒进举动予他战机。如果不是境中一些坞壁妄动,令他小有所获,只怕都已经坚持不到现在。

如今他所部已经在众敌环绕之中,眼下唯有寄望周边援军能有突破,或许多拖一刻钟,战事就会发生转机。所以,困守淮南小城以待形势有变,便成了他唯一出路所在。

当然,还有另一个生机所在,那就是投降。所以,在退至淮南小城之后,彭彪即刻派遣使者,前往沈哲子所在营地,邀见商谈投降事宜。

虽然此前已经有知,敌方主将心狠手辣,就算生获黄权都即刻将之斩首。但他与黄权又有不同,如今他所部仍有两千余众,对方想要全歼啃下,仍要付出极大代价。

而双方开战以来,他所败者都是策略,其实并无恶战,哪怕已经优势占尽,对方仍是求稳,避免交战,可见也是要保存实力。

所以,彭彪相信只要自己递上降书,对方多少会有动心。而后彼此往来交涉商谈细节,就算最终谈不拢,这个交涉的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或就能救他一命。

凌晨还有一更,写完淮南战事。。。

第679章0675 分功饮胜

淮南小城并非险峻所在,其实整个淮南之地,只要确保寿春不失,其余的城防都无太大的战略意义。

而这一座小城,其实也并不属于整个寿春防御区,而是早前祖约与台中交恶时,特意兴筑的意气之作,用来表示对台中兴筑涂塘防备自己的不满,落成之后也并未久作经营。实在是四野平坦,左近又无水流可引,根本不是一个合适的筑城地。

而彭彪选择这样的孤城作为最后的防守地,可见其心仍未死,一旦城不可守,或是战况发生变化,四门洞开,即可奔驰于野。更有甚者,趁着对手调度攻城的阵型混乱之际,直接在城内凿破城墙以骑兵冲出,将敌人杀得大败亏输,羯奴早年在北地不乏以此手段反败为胜。

再小的城池那也是城,沈哲子想要将彭彪所部完全困死在淮南小城,也要调度起数倍兵力。所以看似自弃、穷奔绝路的一个决定,其实还是充满了变数。

沈哲子在战术上其实并没有太高妙的见解,也并不是什么用兵如神的奇才。单就彭彪所选择的这个驻守地,如果不是郗鉴讲解,他甚至都没看出来。

是的,如今站在沈哲子身畔与他并肩观望淮南小城的人正是郗鉴。在收到沈哲子的表态后,郗鉴竟然亲自快马飞奔至此,由于他这半年来都在北地主持淮地战事,赶来此地的时候,居然还赶上了淮南最后一场围歼战。

“此城坐落坦荡,若是常师困守于此,那可谓生机断绝,再无作为。但彭彪所部尽骑兵,可以城墙阻敌,但却不成困师。维周你求稳至此,想必也是要一竟全功。你那雄车之阵,也是一道奇谋,但若所守之处敌之不攻,也只能望尘愧叹,无可奈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