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因为太火大,以致稍后回了太后的寝殿,自段嬷嬷之口得知了常太医似是有把握能治好太后,福宁长公主仍高兴不起来。

母后若能好起来,能行动自如,最重要的是能说话了,她当然高兴;可若母后要不了多久,就真好起来了,皇帝就更有理由不来仁寿殿了,又于她的大计无益,——怎么就一件顺心的事儿都没有,人人都跟她作对呢!

待晚间终于又回了自己的房间,chūn晖殿那边儿给福宁长公主回话儿了。

大小陈婕妤也很委屈,尤其小陈婕妤摔伤了,只能自己侍寝的陈婕妤,“臣妾只当皇上瞧过妹妹后,就会摆驾离开了,谁知道皇上瞧得妹妹摔成那样儿,大是怜惜,竟说什么都不肯走了,非要陪着妹妹……臣妾们能说什么呢?难道还硬赶皇上走不成,臣妾们实在不敢啊,且万一因此惹恼了皇上,以后便不去chūn晖殿了,岂非更于长远不利?所以只能让皇上留下了,还求长公主千万恕罪。”

又再四告罪真不是小陈婕妤故意要掉落秋千的,“我们只是闲着无聊,想乐一乐,谁知道那秋千竟那般的不牢固,也不知道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但我们以后定不敢再那般恣意、没轻没重了,只求长公主能饶了我们这一次,也饶了我们的家人,我们以后一定好好儿听话,再不坏长公主的事。”

弄得福宁长公主没了话儿。

的确怪不得大小陈婕妤,多少妃嫔求还求不来隆庆帝去自己宫里坐一坐呢,难得他对她们姐妹另眼相看,难道还真把人赶出去不成?那就不是赶人,而是彻底断绝她们姐妹的恩宠了!

便是掉秋千一事,也怪不得小陈婕妤,谁事先能知道会出意外呢,且后宫眼红憎恨她们姐妹的人那么多……

可也正是因为心里什么都明白,福宁长公主才更憋屈、更恨,皇帝除了是个男人,哪点儿比她qiáng了,凭什么他就能当皇帝,她儿子却连过继立储都那么艰难,都得她殚jīng竭虑,舍弃一切?

她最终只能让人再传话儿给chūn晖殿,明日决不能让隆庆帝再留下了,当然若他本来就要走,本来就来要仁寿殿就最好,可若不是,大小陈婕妤必须用尽一切法子,把隆庆帝给弄到仁寿殿来,否则她绝不会饶了她们!

施清如与常太医离了仁寿殿,回了司药局后,却是顾不得想旁的,一心都用在了研究太后的脉案,翻看相关医书,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法子,能尽快将太后给治好上。

甚至晚间回了都督府,用晚膳时,师徒两个说的依然是太后的病情,“偏瘫中风本就没法儿根治,尤其太后还那么大年纪了,便是此番我们能勉力让她恢复大半,只怕复发的可能性也是极大,时间也不会太长。”

“且先边治边看吧,病万变,药亦万变,眼下如何说得好后边儿会如何?总归咱们既开始给她治了,就要对得起自己的医德,对得起自己是个大夫,至少纯粹在治病之事上,无愧于心……”

看得一旁韩征心里满不是滋味儿。

明明就该他庇护老头儿,让他安享晚年,也该他给清如一个安宁的现世和未来的,结果他却总是让他们受累,让他们劳心劳力,如履薄冰,步步惊心,——总有一日,他会qiáng大到让他们再不受任何委屈,再不用有任何担惊受怕的时候!

第二百三六章 孤寂之人

次日,福宁长公主经过一夜的冷静与沉淀,心情总算平复了不少。

也开始自省自己的确太着急了,昨儿才是皇上让小贱人到仁寿殿给母后治病的第二日呢,以母后的病情,没个一两个月的,定然好转不了,所以她还有的是时间与机会,有什么可着急的?

不怪母后老是说她沉不住气呢,她可不越来越沉不住气了吗,越到这个时候,她就越该沉得住气才是。

只是一想到无论是身体,还是心,都正在离她越来越远的儿女,她心里就犹如随时都有一团火在烧一样,又实在没办法儿让自己不着急……

福宁长公主就这样矛盾着,梳洗更衣完毕,再草草用了早膳,便去了前面太后的寝殿。

就见太后的病情较之昨日,丝毫好转都没有,仍是一动不动的躺在chuáng上,除了一双浑浊的眼珠,哪里都动不了。

一时间,福宁长公主都不知是该难过心痛自己的母后被病痛折磨得也太可怜了,还是该庆幸太后恢复得越慢,她的时间就越充足,机会也就越多了。

不多一会儿,施清如与常太医按时到了仁寿殿。

随即江院判等人也到了。

大家给福宁长公主见过礼后,便围着太后开始各自忙碌起来,当然主要是常太医与施清如师徒两个在忙,其他人主要负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