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燕赵雄风

朕即大宋 杨氏良家子 1118 字 3个月前

离开了杨员外家,赵桓跟魏胜感慨道:“古人言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果然十分中肯啊。”

杨员外一家只是帝国万千家庭的缩影,你说他有多富,那还真没有。相比于那些家财万贯的大商人,他们家真的是捉襟见肘,就连买个喜欢的事物,都要攒钱好几年,比如说杨员外的小妾们。都是他一点一点攒钱买回来的。

总共花销也才几百贯,还不足苏黛这种公卿之女一年的压岁钱。

可要说他们贫穷。那可真是对封建社会的讽刺了,这一家的生活水平,是秦汉,甚至大唐普通人家绝对不敢想象的。

就算是盛唐,也只有朱门大户才能闻到酒肉香味。

可杨员外这个普普通通的庄主,真的是生活出了前代大户人家的水平。

而之所以能有这种水平,显然是因为这一家都是帝国的忠臣,深受赵桓颁布的每一道政令的影响。

家族年轻子弟不但从军入伍,还响应国家号召,去了南洋。

赵桓是真的觉得,百姓去南洋没什么不好的。

大宋境内的土地就那么多,属于地少人多的形势,大量的青壮待在中原也没什么用处,还不如出去闯荡探索一下,把外邦的财富,异国土地都占据下来,然后输送回中原。

魏胜十分认同赵桓的观点,说道:“的确是想不到,这位杨员外普通一家,居然有如此贤良家风。”

贺擒虎点头,说道:“除听杨老太公讲他幼子被惯坏了,厮混于城中,我以为是泼皮无赖一类人物。却没想他竟有志学韩相公。”

赵桓笑着说道:“他去过蒙古,可能就是韩相公手下的士兵。韩相公率军去了南洋,他这是跟随过去了。”

贺擒虎眼神一亮,说道:“的确如此。杨老太公不清楚军方调动,所以根本不知道他幼子下南洋,是韩相公的旧部。说不定还能在南洋被韩相公照顾一二。”

赵桓环顾四周,说道:“的确,我现在就对杨员外说的那个探索分成特别感兴趣。去找找哪里有大户人家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