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朕即大宋 杨氏良家子 1097 字 2022-11-08

让印地寺院、神庙每个寺院提供一百名青壮。

这是帝国给印地带来的最新进组织形式以及统治结构,如果印地的番邦有哪位国王能够学为己用,稍微更改一下。

让印地每个寺院、神庙都缴纳一定的税赋,将会立即富国强兵。

毕竟作为印地四大种姓之首的婆罗门,掌握了社会上最大的财富。二八定律,在任何地方都是通用的。

当然,印地番邦将来能不能用好暂且不论,眼下大宋的这项制度在推行起来绝对毫无障碍。

只要一千座寺庙,就能提供十万名青壮用以支持大宋与十字军这场战事的后勤。

按军队、民夫一比三的比例,十万大军的后勤民夫也只需要三千座寺庙就能保证。

印地的寺庙有多少座,大宋没有统计过,但朝廷估计当地寺庙、罗刹绝对不会低于三千。

其实这个方案最初提出来时,还是让赵桓非常震惊的。

帝国如今的官僚才能之卓越堪称奇伟,宰相张浚号称小诸葛,枢密院的虞允文号称千古一人,枢相岳飞更是古往今来唯有的四大军神之一。

讲真,最近一直用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

这些人无不是经世济民之才,眼光非常独到。

征调印地百姓,他们压根没有指望世俗的官府。

这些番邦国王、城邑城主对户籍、对基层的掌控能力松散而孱弱,如果依靠他们,可能战事都打起来了,这些性子迟缓,效率低下的印地官僚,还没征召到一成民夫。

但当政令直接下发给了每个寺院,效率就立即提升起来。

限期内交付一百名青壮的寺院继续当他们的高种姓,如果交不齐人,就取消其寺院资格。这种情况下,哪怕是抓人,他们都会把人抓齐。

哪怕是后世的印地总理,都闲着没事就推倒几座寺庙,筹集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