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虾夷人的告发

朕即大宋 杨氏良家子 1125 字 2022-11-08

垂拱殿,这里是天子理政之所。

帝国动摇国本一事,在官场上掀起的风波并没有影响到这里的平静。

赵桓坐在软榻上,批复着朝廷上无数公卿高官的札子。

帝国为了清除儒家的残余,搭上了一位太子,这代价不可谓不惨烈。

但效果也是立竿见影,当今天子甚至不惜以废黜太子,也要把儒家的腐儒聚集在一起,一同清除出中原。

这对儒家学派的信念是一次致命的打击,所有还对儒家抱有一丝希望的人,都如丧考妣。

而且儒家的中坚与所有精英,都在这场残酷的政治斗争中被卷入,作为失败者被迫要与太子一同前往藩国。

本就十不余一的儒家势力,经过这一次厄难,更是几乎被连根拔起。

所以大臣们纷纷见风使舵,尤其是跟儒家有关联的官员,更是极力支持赵桓的决断,以期能跟太子撇清关系。

这让赵桓对太子愈加不满。此前赵桓一直以为这些人会是太子的嫡系,帮太子摇旗呐喊,掀起物议,反对朝廷废黜太子。

可没想到,这些人反倒是最快落井下石的人,对废太子最坚决的一批人。

赵桓甚至有些庆幸,早点把这个太子废掉了,不然就这些人的德行继承大统,简直是整个大宋的悲哀。

赵桓正思考间,唐怡说道:「官家,右相与鸿胪寺卿赵鼎到了。」

赵桓放下笔,抬起头,对唐怡说道:「让他们过来吧。」

唐怡立即恭敬地低头领命,向外退去。

赵桓放下笔,喊道:「你等一下。」

唐怡立即止住脚步,问道:「官家还有吩咐?」

赵桓缓缓舒了口气,说道:「你最近有些拘谨了。是因为你父亲?」

唐怡咬了咬下唇,微微点头,说道:「家父有失官家之望,我……」

赵桓平静地说道:「你父亲才是老成持重。他的身份如果卷入国本之争,会给朝廷带来太多误解。甚至使皇后误会你有野心。」

「虽然作为臣子,他令朕很失望。但作为父亲,他对你还是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