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文化征服

朕即大宋 杨氏良家子 1113 字 2022-11-08

虽然韩穗的马屁拍的很贴切,但赵桓也就是微微一笑。

大宋如今整体什么情况,他比韩穗要清楚的多,所以直接问道:“国家藩臣大概只有二十多个,在不是藩臣的国家中,你们如何经营?”

对外开拓不可能只依靠国家,那就会退回成封建王朝对外的军事征服,将靡耗巨大。

要有盈利性的扩展,还行需要依靠民间力量。

韩穗回道:“关于在异域他乡经营,我朝闽南商人有近百年的成功经验。”

“一般为了稳固势力,增强商队凝聚力,商队东家会采取结拜为兄弟,收取义子等行为。”

“然后买通当地官员,以形成贸易网络。”

这方式有意思了,结拜为兄弟,收取义子,买通官员。

怎么看怎么像中原五代那会儿的风格。

这要是哪个商队东家收了一个李存孝这种级别的义子,结拜了几个关羽这种级别的兄弟。

那可有的乐了,他手下这些兄弟、义子在海外可以轻松帮他打下一大片疆土。

至少占下几万亩地,建个坞堡,搞殖民经济完全不成问题。

而且他们不是乱占地的,这些出海的大商人都是沿海地区的乡党,能很轻松的组建起一个贸易网络。

沿海的贸易网络遍布中原沿海、高丽、东瀛以及南洋。

这个南洋的范围很容易理解,就是郑和下西洋走过的那条航路。

郑和下西洋这件事,在大明被盛赞。

其实他的航线是唐宋以来,中原商人都已经走过的商路,而且几乎是公开的情报。

他不是去探索,而是去宣威。

朱棣派郑和南下时目的说的很明确,扬大明国威于南洋诸藩。

大明本身就知道这条航线上大概有哪些国家,有哪些陆地、港口。

这是完全不同于麦哲伦的探索。只是大明的规模比较庞大,一次出动了两万多海军。

在这次扬国威的背后,唐宋闽南商人探索出来的那个贸易网络,才是赵桓更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