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解决问题的另一种办法

朕即大宋 杨氏良家子 1100 字 2022-11-08

在座的大臣还没有从一笔一笔巨大的军器采购中缓过来,张叔夜又继续说道:“军器采购只是其一,还有更重要的军器研发。”

“在火炮完成后,军队并不只需求这一种火炮。军队拿出了三千余万贯费用给军器三司,研究各种火炮的型号。从重炮、臼炮,到虎蹲炮、短炮、加农炮、子母炮等等。”

“还有五千余万贯给了军器三司继续改进铸炮工艺、装填结构、延时引信、爆炸炮弹等等。”

“火枪更是重中之重,为了改善工艺、减少炸膛以及结构布局,仅是研发费用就有三千余万贯。”

“所以除去研发费用,除去士兵后勤伙食、退役津贴,以及训练演武消耗,能够用来采购的费用只剩下了三亿多贯。枢密院觉得军费非但不高,反而略有不足。”

近七亿贯的军费,还不够军队所用?

大臣们都感觉有些头晕目眩。

赵桓倒是兴致勃勃,问道:“如今火枪研发情况如何了?朕设置的几项目标达到多少?”

张叔夜立即答道:“禀官家,御前军器所如今定型的火枪,已经达到官家所设条件之泰半。如今火枪已经在后面加装了火药盘,火药可以直接倒入其中,装填从前装变为了后装。”

“官家所言的燧石引火也已经达成。膛线、枪托更是不在话下。唯有一点难以达成,就是官家说的以铜包裹子弹。军器三监都在竭尽全力改进当中。”

赵桓点了点头,大概可以理解。

前三样赵桓给了他们明确的思路,他们只要按照赵桓的指引把他们添加到火枪上就能完成。

不论是燧石点火,还是火药盘、膛线,都是大宋已有的技术,军器监只要多加尝试,磨合在一起就能够定型。

但子弹就不同了。子弹要求把所有的东西都整合到一个非常小的空间内。

极度要求精细化与标准化。这要求整体有一套非常严谨的工业化流水线体系。

后世大国南亚阿三,就面临着跟大宋一样的问题。

它也是能造步枪,但造不好子弹。

没错,就是那个号称最有可能超越中国,打赢中国的十四亿人口大国。

他们的子弹生产都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也不是不能造,但就是造出来能不能用是一个极大的问题,整体良品率过低。

大宋也是如此,工匠们强行手搓,也能把子弹给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