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大宋究竟是姓士还是姓市?

朕即大宋 杨氏良家子 1138 字 2022-11-08

苏黛在皇宫用完午膳,下午也没能离开皇宫,而是被皇后带走了,陪着皇后在宫里闲聊。

显然作为后宫之主的皇后,要跟她讲一些纳妃、入宫的事宜。

这方面的内容,很快就让苏黛心如小鹿乱撞,脸上含羞带怯。

没想到自己真的可以嫁给心中的那位赵家哥哥。

皇后具体说了什么她已经记不清了,但唯独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她将开大宋女子之新风。

那就是不必困守内庭,可以走出门户,投入生产!

这简直是从儒家封建礼仪确定后,开天辟地的一次创举。

皇室妃嫔,居然不用终生困在深宫内院。而是可以走出宫廷,在太学寺监里自己的房屋内处理事务,研发技术。继续作自己的苏教授,带领团队,建设取水工程,改进蒸汽机系统。

这简直是突破了苏黛的想象。

虽然在东京城内,从事工商的人群中女子要占半数以上。

可是从来没人敢想,皇宫妃嫔、才人可以堂而皇之的离开皇宫,白天在太学处理科研事宜,甚至对年轻学子进行教学。

儒家的封建礼仪本来就被南京皇家女子学院冲击的七零八落。赵桓这一次对苏黛的支持,更是引起整个天下激荡。

七月,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都在讨论这一风波,皇家妃嫔出任太学院教授,并在太学院内抛头露面,教书科研!

女子在学校教书,这本来是一件司空见惯的小事。

大宋的女教师多了去了,大概要有几十万人的规模,甚至大宋帝姬就有好几位在皇家女子学院当教授。任何学校里面都会有接近一半的女子教师。

但苏黛的皇室妃嫔身份着实给她蒙上了一层绚丽的面纱,引起整个天下的关注。

这一次大宋咽喉全开,皇室、官府亲自下场跟士大夫们激烈争夺舆论话语权。

不管士大夫、儒家如何大谈封建礼教,讲礼义廉耻,他们的声音都只能被磅礴声浪所淹没。

因为在皇帝的意志下,皇室财团掌控的报纸、官方各路的邸报,全部统一思想,大力提倡女子投入学术、生产当中。

大宋青年报更是直接刊登了皇帝的名言:“妇女能顶半边天!”

这一次,迷惘的学子们没有下场,士大夫们就在舆论战场输的一败涂地。

官方通过报纸完全掌握了舆论走向,朝廷能向更多的百姓、更大的范围直接宣传朝廷理念。

士绅们的影响力被局限在了极小的范围内,所有士绅都已经发现了一个惨淡的事实,朝廷已经不需要通过他们来间接管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