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奇观修不修?

朕即大宋 杨氏良家子 1088 字 2022-11-08

大宋施行的是征兵制,所以兵员素质上,各路的卫军与主力野战军并没有多少区别。

不存在三国丹阳兵、西凉铁骑,大明戚家军、辽东铁骑这种地域性标志兵种。

得益于东京强大无比的军工产能,以及每年近两亿贯的军费支出,其实卫军在戎装甲具方面跟精锐野战军也没有多少差距。

哪怕是初步推广的工业,所能产生的财富也是靠天吃饭的农业无法比拟的,大宋的戎装甲具可谓源源不绝。

真正区别于卫军与主力野战军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双方的机动性方面。

像静塞军,仅是战马就六万多匹,骡马同样也有六万匹。

这就使静塞军能够极速驱驰数百里。如果在大宋境内行军,协调好后勤补给。他们甚至可以短时间内跨越上千里,进行战略机动。

比如这次北伐,前线已经囤积好了大量粮草、辎重、后勤。各路野战军不用带粮食和大车,只管带着马匹沿着驰道进军,其速度是往年宋军完全不敢想象的神速。

但是风景一转到各路卫军那里,他们又回到了宋军以往的模样。

纵然装备精良,但实在机动不起来。一次行军,就要征发三倍徭役背着粮食慢慢挪动。

不仅反应迟钝,而且严重消耗国力。

而这次北伐,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能极大改善大宋马政情况。

国家可以获得大量战马、骡马、骆驼的补充。

要靠骡马化,解决大宋上百万禁军的机动问题,是不现实的。

真正要解决运兵难得途径还是需要靠工业产能以及蒸汽火车。

但北方的骡马,为大宋打造两个新的主力野战军,是不在话下的。

有这种雄厚国力作支撑,赵桓打算在塞外留一个已经成型的野战军团,再组建一个新的野战军团。

这都是总督一方的肥差,可以说在北国疆域,他们就是封疆大吏,真真正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所有将领都瞪大了眼睛,盯着国家新设的这两个精锐禁军的名额。

枢相张叔夜问道:“官家打算给这两个军赐名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