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作大宋的狗有什么不好?

朕即大宋 杨氏良家子 1096 字 2022-11-08

宋夏两国宗藩协议的签订,还算顺利。

大宋没有一味霸道,强逼西夏签署,而是互换条件,达成了共识。

期间没有出额外的波折,尤其岁赐这种东西,西夏使节连提也未提。

每年白银七万两千两, 绢帛十五万三千匹,彻底成为历史。

这倒不是唐翊谈出的结果,而是自哲宗绍圣年间,平夏城之战后,西夏最后一次向大宋乞和,两国重定疆土,这份赏赐就没有了。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最是直接了然,没有任何弯弯绕绕。

花钱买和平, 就有岁币。

而能打得对方跪地臣服, 屡请命乞和。岁赐就没有了存在的理由。

哲宗、徽宗尚能打服西夏,面对更强盛,更肃杀的大宋,西夏没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

能进贡维持住和平,就已经让他们心满意足了。多余的,实在不敢多想。

西夏之后,率先抵达的是金国使节,这让在京兆府负责外交事宜的鸿胪寺官员们颇感诧异。

女真人如果有具体形象的话,那一定是一个顶着黑眼圈,一脸疲惫的丧气青年。

几乎让人不敢相信,他们就是几年前那各横扫六合,跋扈一时的黑山白水部落。

金国没什么想跟大宋谈的,只是不得不派使节过来应付一下罢了。

直到蒙古可汗,也就是克烈部落的首领忽儿札胡思的使节抵达京兆府。大宋才彻底了解了漠北之战的详情。

金军主帅粘罕率军五万余人进攻辽国余部可敦城,这里严格来讲甚至不算西辽的领土。他就是辽国的北路招讨司。

可以看作是金国与辽国宏大战事的延续。

为了征讨在这里的辽国余孽, 金军西路军带着补给, 一路穿越平原, 穿过荒漠, 抵达可敦城下。

不知道金国人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