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陈东你是真下死手啊!

朕即大宋 杨氏良家子 1094 字 2022-11-08

梅执礼虽然手段老练狠辣,直指要害。

但他这套说辞有个极大的漏洞,那就是在这次汹涌的舆论之争中,参与程度最深,最活跃激进的其实并不是这十大书院,而是太学学生。

可是太学生如今在大宋的风评极佳,太学生议论国事已经成为整个国家都认可的优良传承。

东京甚至天下百姓, 都将太学生当作国家的希望,民族的脊梁。

梅执礼也不敢直接得罪这一群体。

今天梅执礼敢说太学生都是一群乳臭未干的孩子,懂什么政治。

明日数万太学生就能伏阙而谏,大骂他是个奸臣,贼相,误国之臣。

一旦闹到这种地步, 太学生会面临什么结果不得而知, 他梅执礼的名声就彻底臭了。十之八九要迫于压力,辞相外放。

可是谁舍得这右相的位置?

这可是右相!大宋最高宰执。

除了皇帝,他就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整个天下,整个大宋,大部分时间都在按他的意志运转。

权力的迷人之处,体验过的人,没有人甘心放手。

梅执礼简直无法想象,自己罢相外放,该是怎样的惆怅。是跟苏轼他们一样壮志难酬,郁郁寡欢,寄情诗词?

还是像折彦质一样,日夜北顾,期盼君恩重新照耀,写出:“去日惊涛远拍天,飞廉几覆逐臣船。归舟陡顿能安稳, 便觉君恩更焕然。”这种肉麻无比的拍马屁诗词?

因为有这一漏洞,赵桓直接将球踢给了太学司业陈东, 说道:“学生就应该学习, 不应该参与国家事物,陈司业如何看待?”

陈东立即起身,肃杀的说道:“如果右相能走到阵亡于保卫东京的太学生烈士陵园前,对着一万三千七百八十二座墓碑把这句话再说一遍,臣无话可说。”

梅执礼顿时脸一黑,早听说这個陈东擅长鼓动人心,今日算是见识到了。

这不去说,说明他梅执礼自己都没底气面对自己的言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