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二十亿石

朕即大宋 杨氏良家子 1101 字 2022-11-08

赵桓对朝政的改革,除了精简机构,裁撤冗官之外,最大的影响就是确保了朝廷上再没有任何人有能力对抗他的意志。

他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推行大宋各项改革。

虽说封建专制饱受惫病,但又不得不承认,想带领大宋最快实现文明跨越的方法,就是专制集权。整个国家发展都遵循他的意志,才能有最高的发展效率。

而控制发展最有效的一个方式就是税收。所以在梳理好了朝廷局势后,赵桓第一个接见的大臣就是计相杨时。

杨时如今官居三司使,主管度支、盐铁及户部。

看这三司的名字,就知道大宋税收的重点在何处。度支是财政预算部门,盐铁即国家官营,而户部即人头税。

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精神十分健硕。与赵桓首次相见,他并没有认生、拘谨,见礼之后很快便切入税收改革主题,对赵桓说道:“臣听闻官家有意减免百姓赋税?”

“不是减免。减免历朝历代皇帝都在做,并不稀奇。朕打算彻底废除丁赋。”

闻言杨时微微点头,作为一位博学多识,经世济民的国之大才,他对税制可谓无比精熟。向赵桓说道:“官家体恤民间疾苦之心,臣感同身受。但在官家推行税制改革之前,臣请先向官家介绍一下我大宋丁赋情况。”

“善!”赵桓神情颇为振奋,说道:“这正是朕欲求之事。”

“我大宋税制大抵延续自李唐的两税法,但五代十国期间各种搜刮名目亦全部延续下来。可以说古者刻剥之法,本朝皆备。”

“这些苛捐杂税暂且不提,先只说这丁赋。两税法规定,朝廷根据度支情况制定税收总额。然后依据全国户数,差等收税。即富户多交,贫户少交。有户增长便将税减轻,有户减及人散而失均者,即告知长吏,汇总至户部。”

“此即为何我朝只统计户籍而不统计人口。此习俗中唐之时便已有之。”

听完,赵桓大长见识,还是第一次清楚原来唐宋在制定税收时居然还会考虑减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