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朕即大宋 杨氏良家子 1107 字 2022-11-08

二月十九日,大军誓师出征第七日,赵桓率神武右军主力抵达宁陵。

帅帐中,赵桓放下手中的战报,啧了一声,望向一旁的岳飞,问道:“卿确定王贵这份战报没有写反了?是他带着千余人把十余万叛军围在南京城中, 等待我等去支援。”

“而非十余万叛军把他围困在南京城下,等候我等去救援?”

毕竟王贵这战报实在是太离谱,区区千余人,他是怎么围困整个南京城十余万叛军的?

岳飞拱手,回道:“禀官家,结合此前战报, 王贵应该没有虚报军情。他自宁陵大胜后, 一路向南京且战且前,击破数路敌军,方才围困了南京。”

“……用他的话说,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那……还真是当诛啊。”赵桓不由的跟着点头认同道。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不对啊!我们不是在讨论千余人是怎么围困十余万叛军的吗?

“卿就不觉得这战事离谱到有些诡异吗?王贵所部,区区千余人!是怎么围困南京的?”

岳飞笑着解释道:“官家,王贵这是故意自夸呢,他所部何止千余人。叛军中虽有人顽固抵抗,但亦有大量忠义之士,出城即倒戈而降。前军如今至少有近万人了。”

这么说,赵桓就大概有些理解了。

南京派出抵抗王师的军队,要么出城即降,要么望风奔溃。

战事就这么僵持下来了,南京不敢继续派军出城。

王贵部下人数太少,打不下城池。

所以军报就成了如今模样,王贵率领神武右军千余人把南京给团团困住了。

赵桓总算是知道历史上那些看起来匪夷所思的奏折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要没有岳飞这位枢密副使对着之前军报逐一为赵桓讲解, 只看这一份军报, 讲道理,赵桓也觉得前线将领在糊弄鬼呢。

总体而言,这场平叛之战,叛军的一切表现都在朝廷的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