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7页

秦振华虽然是在批评他们,但是,他们听在耳朵里,并没有什么反感的。反倒觉得秦振华很亲切,只有最亲近的人,才会这样口无遮拦的直接批评他们,而且,虽然话语是批评,但是,那说话的口气,倒像是老朋友一般。

“是啊,咱们知道,肯定会走下去的,但是问题是,一机厂已经走到第三步了,已经开始研制世界上最先进的发动机了,所以,咱们又何必要去其他的工厂,走第二步,然后再走第三步呢?咱们希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嘉晨说道。

“你们啊,急功近利。”秦振华又感慨了一句:“用不了二十年,咱们国内的汽车,就能够达到西方的发达水平,和他们站在一个层次上,我相信,咱们国家的人呢,都是充满智慧的,是最聪明的,只是以前被耽误了而已。”

“秦厂长,您还不知道呢,咱们在内燃机领域里面,再进步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内燃机已经要走到尽头了,以后将会是新的方式,据说,国家好像正在筹划对新能源进行补贴,这样来刺激新能源的发展,所以,咱们去了民营企业,那也是昨日黄花,咱们还是选择军工部门比较合适,毕竟,军队的发动机,肯定不会用电动机的方案,这也是为以后考虑吧。”高嘉晨说道。

这已经不是秦振华第一次听到了,高嘉晨他们这些内燃机专业的学生们,感受是更加深刻的。此时,他这样一说,旁边有人开口继续说道:“什么新能源,当初汽车工业刚刚开始的时候,就有用电动机的方案,只是续航里程太短,被淘汰掉了而已,现在,还想要这样搞,就是为了什么环保,唉,咱们搞内燃机的,前途不明了,只有军队可以混了。”

这些人,瞄准了军工企业,想要进入一机厂,除了有这种坦克发动机的吸引力之外,还有对自己前途的担忧,他们知道,民用车辆,会渐渐过渡到电动车上,而军用车辆,绝对不会考虑什么环保的。

第1907章 电动化的潮流

“电动机的方案,还真是一个潮流啊。”秦振华忍不住再次感慨起来:“我记得,在二战时期,德国的保时捷博士,就曾经设计过电动坦克,可惜当时的技术不成熟,所以最后的虎式坦克,用的还是常规的方案。”

秦振华是搞军工的,所以,总向军工方面说,听到了秦振华这样说,一旁的高嘉晨说道:“是的,当时的方案,就是用燃油发动机来发电,然后再用发电机发出来的电能驱动车辆,现在,也有这种方案。”

现在也有这种方案,比如说铁路列车,用的就是这种方案,最大的好处,就是省去了机械传动系统,否则,大功率的变速箱,非常的复杂。秦振华想的就是这个,但是,没想到,高嘉晨说出来的,却是另外的东西。

“这些方案,就是想要让发动机工作在最佳区间,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有轿车的方案,也有卡车的方案。”高嘉晨说道:“不过,这些技术能否真的省油,还是未知的。”

“轿车和卡车,也在用这种方式?”秦振华奇怪地问道。

国家对尾气排放的要求,是越来越高,同时,对车辆油耗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以前的时候,老款的化油器的桑塔纳,油耗可以开到百公里十升以内,后来换成了电喷发动机,油耗经常超过十二升了。但是,当时没有人嫌弃车子费油,在八九十年代,能够花十几万甚至是二十多万块钱来买车的人,怎么可能在乎那三块多一升的汽油。以普通人的工资,要十年甚至二十年才能买得起。

但是到了以后,普通人一两年的工资,就能买一辆车了,甚至还可以零首付购车,这些车主的消费能力都是很差的,油价稍稍上涨,就抱怨加不起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