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7页

“就拿美国来说,他们陆军之中的主力运输车辆,就是ftv中型战术车辆,这是在80年代为了解决当时存在的中型卡车型号过于繁杂的问题而发起的项目,最终奥地利斯太尔公司和美国斯图亚特斯蒂文森公司拿下了订单。这种车辆,分成了25吨级4x4轻中型战术车辆和5吨级的6x6中型战术车辆。这两个型号的大部分零件都可以通用。他们吸取了战场上的经验,给这种车型增加了专门的驾驶室装甲套件,目前,ftv系列基本所有型号都加装了驾驶室装甲套件,增强了生存能力。美国海军陆战队则大量使用tvr,这种汽车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驾驶舱的防护问题,驾驶舱直接使用了装甲钢焊接而成,可以防御轻武器的射击和近处小型路边炸弹爆炸的冲击波和弹片杀伤。”米娅介绍起来:“如果东方大国的陆军需要新型的中型军用卡车的话,那么,一机厂的技术实力是最雄厚,而且,这种卡车的动力系统,有增大化的趋势,虽然是中卡,很多发动机都已经是三百多马力了。”

东方大国的军队,需要专门的中型卡车,用来承担战场上的各种运输任务,这种专业的车辆,一机厂来设计的话,最为合适的!这就是米娅给出来的结论,既然你们不想搞民用中卡,或许就能搞一款军用中卡了吧?

说完了这些,米娅看着秦振华和王二柱,发现他们果然已经感兴趣了。

第1818章 脱胎换骨

卡车的技术参数,是在不断地升级的。

比如说,前些年,一辆卡车有一百马力,就已经很不少了,老解放在国内生产了那么多年,一直到八十年代才淘汰。之后,卡车的发动机,就在不断地升级了,从一百多马力,提升到了两百多马力。

当年刚刚引进斯太尔的时候,两百多马力,已经是主流了,在公路上,牵引一百多吨的货物,成为了让人羡慕的公路上的火车皮,利润丰厚。但是,到了现在,卡车的动力,已经迈入了三百马力,甚至有的已经开始向四百马力提升了。

这是为什么?不同样拉这些货物吗?甚至,货物的重量比以前还轻了。

这当然是因为,车速是在不断提升的,前些年,国内的道路条件不好,所以,车子的速比大,速度慢,老解放最快也只能跑个五六十,车子的动力不足,那就一档慢慢地晃悠。后来,到了斯太尔,两百多马力,拉一百多吨,当然也是一样的了,遇到了一个小坡,就哼哧哼哧地慢慢爬,一旦要是中途停下来,那就无法起步了,只能退到坡底。

现在,道路条件越来越好,车子的速度越来越快,运输已经开始追求时效性了,在这种情况下,发动机的马力自然是越来越大了。三四百马力,拉上几十吨的货物,那就是疾驰如飞了。

同时,对于军车来说,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了,军车使用环境,比民用的更加的险恶,或许,哪怕只是一款25吨级的军车,或许也得装上一台三百马力的发动机,这样,不管是遇到什么特殊的道路,哪怕是没有道路,也能开过去,动力充沛,上高原也就没问题了。

一机厂现在生产的民用柴油机,马力也在三百多马力左右徘徊,现在是妥妥的重卡的发动机,但是,如果要是给军车配套的话,说不定就得用在中卡上了。

秦振华的脑子里,非常地思考着这些问题,如果三百多马力的发动机,用在一辆中卡上,那性能该有多么的彪悍,军队或许是需要这样的中型卡车的,只要是为了军队搞研发,那么,哪怕是投入一笔巨额资金,那也是值得的。

“这件事,我们需要向军队方面进行调研。”秦振华终于做决定了:“现在,我们还是先生产重卡,争取把我们自己研发的新型重卡一炮打响。”

“好。”米娅简单地回答道,她知道,秦振华已经做出了决定,接下来,就等着秦振华的回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