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页

虽然t-72和t-80用的都是叫做2a46的坦克炮,但是,承受的膛压肯定是有差别的,尤其是出口的版本,绝对是缩水之后的。

秦振华认真地翻看着,然后,又看到了后面的资料。

由于贫化铀是放射性的,时间长了之后就会报废,所以,苏联又开始研究了一款穿深略逊于3b32的低配版弹药,代号3b42,于1986年投入使用。

低配版本,果然,这款型号更大的穿甲弹,穿深反而会比不上前者。

后者采用的是钨合金材料,而且,苏联人终于掌握了液相烧结锻造技术,这款3b42的钨基合金穿甲体长度达到了420毫米、直径降低到了18毫米,如果按照这个数据来算的话,那它的长径比就达到了28这样让人惊讶的数据,不过,它和其他的苏联的穿甲弹一样,用的是钢套保护下的两截式弹芯设计。钢套用传统的高硬度合金钢,弹芯的前半截是一根刚性连接的高硬度合金钢,后半截才是完全的钨合金弹芯,这种设计大大地降低了它的穿甲能力,可见苏联人并没有真正解决钨合金的脆弱问题,生怕整体穿杆的方式会导致穿甲过程中的弹芯断裂,更或者,是为了节约成本,因为前半截用的不是纯粹的钨合金。

所以,苏联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计算长径比还是很讲究的,按照那个钢套来算的话,那长径比的数据就会大幅度降低。苏联人的设计,总是这样的古怪,西方的穿杆就是一根穿杆,从来都不会搞两截弹,中间的钢套,简直就是画蛇添足的。

这些分析非常细致,足以说明分析人员肯定是拿到了这种穿甲弹,对苏联来说,坦克的数量是固定的,要捣鼓出来不容易,但是,倒腾几枚炮弹卖点钱,应该是很容易的了,甚至都不用高级军官,一个普通的坦克车长就能把自己坦克内部的炮弹卖掉,或许仅仅是为了换几瓶伏特加而已。

想到这里,秦振华的心中有些异样的滋味,一个曾经庞大的让世界颤抖的毛熊,现在已经成了这个样子了,让人唏嘘啊。

继续顺着向下看,两千米的距离上,估计穿深在四百五十毫米左右,近距离的穿深有可能达到五百毫米,如果达到的话,这将是苏联历史上第一款穿深达到五百毫米的钨合金穿甲弹。

看完了这些资料,秦振华合上了文件夹,然后闭上了眼睛,良久无语。

这两款穿甲弹,都是苏联八十年代中期定型装备部队的,那么,时间又过去几年了,苏联人的穿甲弹的技术,会不会进一步提升?也就是说,苏联人的穿甲弹,现在是否有达到六百毫米的潜力?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己方的三代坦克,就会出问题了。

当初在提出设计指标的时候,三代坦克正面的防护力,就是按照六百毫米设计的,按照现在的进度,这款坦克少说也得五年,甚至得十年才能装备部队,等到这款三代坦克装备部队的时候,苏联坦克兵已经开始大量使用穿深达到六百毫米的穿甲弹了。

那样的话,己方的坦克,刚刚定型成功,就已经处于落后挨打的状态了。

如果想要更稳妥的话,那么,三代坦克的正面防护力,要能够达到七百毫米,这样才能占据先机,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三代坦克的设计,还就真的得推倒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