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3页

正是因为知道这种自动装弹机不可靠,所以卡尔采夫才会换一种方式,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自动装弹机也在不断地改进,成熟,到现在为止,也已经算可靠性很高的了。

秦振华在观看着内部的自动装弹机,同时也在看着整个炮塔内部的结构。

这种坦克,是有炮塔吊篮的,苏联人的这款坦克,设计的很特殊,炮塔安装于车体之上,炮塔吊篮与炮塔是固连的。安装在炮塔吊篮上的自动装弹机弹盘是“挂”在炮塔之上的。由于自动装弹机需要和火炮保持同向,这样可以保证选弹机独立于炮塔旋转,满足了选弹的功能要求。

同时,也可以看到下面的发射药筒和弹头成“l”型放置,药筒垂直、弹头水平放置。这样,等到操作的时候,就会有一个推拉机构的作用。那么,也就意味着装弹过程的操作是复杂的。

就在秦振华观察着造型独特的自动装弹机的时候,王晓玉也在观察着火控系统,她来这里,就是来观察火控系统的。

坐在这个位置上,最吸引她注意的,自然是那个1g46瞄准具,这个瞄准具的个头很大,打开预热之后,可以看到里面的发着绿光的镜片,上面有很多的刻度,当坦克开动起来的时候,这个瞄准具内部的景象一动不动,是独立的双向稳定的。她试着转动了一下,瞄准的俯仰范围,应该是负十五到正二十度,两边移动大概是八度左右。

然后,当她从瞄准具上把眼睛挪开的时候,立刻就看到了另一个装置。

热成像仪!

谁说苏联人的坦克,只有红外大灯的?苏联人当然也是知道夜间作战的重要性的,他们绝对不仅仅满足于微光夜视仪,早在七十年代,苏联人就已经开发出来了于坦克的原型热成像系统。

在这辆坦克上,就安装了代号为agava-2的热成像系统,不过,并不是每一辆坦克都能配备上,因为苏联的热成像系统才刚刚起步,生产困难,导致成本过高,所以,只安装在指挥型的t-80ud坦克上。

它虽然是夜视仪,而且有一个384x288像素的取景器,但是,它并没有使用目镜来作为观察手段,而是在夜视仪上有一个专门的显示器,同时,这个显示器的信号,也可以同步地传输给车长那里。

可以想象,热成像仪已经是未来坦克夜间作战的必然了,东方大国也要抓紧时间研制啊!现在,三代坦克虽然已经开始试车了,但是,火控系统,还有很多的问题没有解决呢。

王晓玉将这个夜视仪调整到最大倍率,虽然叫做夜视仪,但是由于是热成像方式的,在白天也能够探测到目标辐射的红外线,极限地探测了一下,最远距离大概有两千五百公里,基本上和坦克炮的射程是差不多的。

王晓玉在心中感叹了一句,谁说苏联的电子技术差的?人家的火控系统,也是跟随了西方的潮流的啊!

“车长那边,有独立的瞄准具吗?”给秦振华示意了一下苏联人的热成像仪,王晓玉又问起来了秦振华那边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