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页

一机厂是一个重工业企业,工厂里面的各种工种齐全,什么焊工钳工车工,其中国家一级的技术人员不少,但是,要说这电子方面,人手还真是不够的。

“嗯,我知道,所以这次,去了首都,我去找晓强哥,从他们那里,挖一部分人过来,以后的时代,必然是电子化和信息化的,没有这些人才,我们的一机厂就不能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别人跟在一机厂的屁股后面跑,而一机厂呢,不仅仅要领先国内,而且要追赶到世界先进水平,这样才行!

这种电子系统的应用是相当广泛的,别的不说,就在发动机上,此时的西方世界里,已经开始大量淘汰化油器的汽油发动机,采用电喷发动机了,靠的就是这种芯片来控制发动机的燃油喷射,而奔驰公司推出智能换挡系统,用的也是这种芯片来控制变速箱的换挡动作。

总之,向前看,电子系统的作用巨大,一机厂也是要在这方面开始布局的了。

“不过,如果咱们在装备上用了太多的电子技术的话,一旦面临核战争,那这些装备,会不会出现问题?”稍后,李长江提出来了这样一个问题。

听到这个问题,秦振华笑了笑:“核战争?这么多年了,除了在二战结束的时候用过蘑菇弹,之后几十年,你见过核弹应用在战场上吗?为了那个不确定的东西,而放弃了武器的现代化和电子化,那是该有多弱智。”

当秦振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研究世界先进水平的军工科技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电子系统的巨大作用,至于什么芯片不能扛核弹的轰击?最近解密的资料表示,美国人的f-14战机上,雷达用的处理芯片,就是民用的8086芯片!

美国人都不怕,咱们操心这事情干嘛?

第0930章 老生常谈

有关芯片不能扛核弹的轰击的这个话题,早就是老生常谈了。

苏联在电子系统上的发展,一直都是落后于西方世界的,所以也就有了一个相当普遍的说法,苏联的电子系统落后,最大的问题就是苏联人走的电子管的道路,而西方走的是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道路,所以苏联人走错了方向。

这么说,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比如说,当年,1953年,当第一个采用晶体管的助听器投放市场之后,苏联人就展开了讨论。

当时的苏联国防部副部长、苏联科学院伯格院士等人认为晶体管是电子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但是苏联半导体权威、苏联科学院的几名院士却在反对晶体管的产业化发展方向。

当时,他们抱着的一个想法就是晶体管不能扛电磁脉冲,而在当年,电子管已经开始搞小型化了,苏联的卫星上天,里面带着的也是电子管。

这其中有很多问题,有的是学术分歧,更多的是部门利益,总之,后来出现了“晶体管永远不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东西,充其量就是做助听器,让社会保障机构去干吧!”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