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页

轮式装甲车的动力系统的布局,对机动性能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比如说,从重心上来考虑,把发动机布置在最中间是最合适的,前后的传动轴长度相同,动力输出的损耗小。

悍马就是按照这个设计方案来进行的,发动机就在中央,同时,某些高性能的跑车,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案。

但是,装甲车要考虑的,就更多了。

早期的时候,装甲车主要用于执行侦察和纵深突击任务,成员只有三四个人,这种时候的装甲车发动机大都后置,就和坦克一样,这样可以使驾驶员和炮塔尽量靠近车辆前部,方便观察和作战。

但是现在,装甲车主要是搭载步兵的,而为了步兵上下方便,甚至乘车作战,在这种时候,要求装甲车在尾部又专门的尾门,而且可以灵活变形,所以,这种时候的装甲车,都采用了正常的汽车布局,发动机在最前面,把后面宝贵的空间留出来。

发动机前置,已经是一个设计上的必然方案了,那么,动力如何传递到后面的车轮上去?

现在,两轴,三轴,已经不少了,而为了改善在恶劣地形上的通行能力,提高越野能力,车辆都倾向于增加车轮数量,传动系统,就需要更长的传动轴了。

就在现有的装甲车上,发动机输出的动力,沿着纵向的传动轴,位于车体的中部下方的位置,向着后面一直贯穿过去的。

这是纵向传递动力的,每到了一根车轴上,就有一个专门的锥形盆齿,把动力横过来,输出到传动轴上,同时,还得有专门配套的差速器,共同构成了一个封装的牙包。

这些装置,都是有体积的,部署在车辆的下方中部,而为了提高车辆的越野能力,这些装置也是越高越好,而这样一来,车子整体的高度上来了,既增加了受弹面积,也让车辆的高速机动性受到了影响,重心高,容易翻车啊。

降低了高度,车厢内部的容积又上不来。

在两轴和三轴上,或许还体现不出来,而到了四轴上,车体更长,那么,原则上,这些就要更高了。

这个时候,该怎么改变?

国外已经开始抛弃中央桥式传动系统了,彻底抛弃了这种汽车移植过来的驱动方案,而是采用了一种新的h型传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