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页

“没错,如果这里被命中的话,后果很可怕,十有八九的概率,这个炮塔会飞起来。”秦振华说道:“我们只能是增加这里的防护,同时,靠更加先进的灭火抑爆系统来扑灭可能引发的爆炸。不过,即使是西方所谓的尾仓方式,也不是十拿九稳的。所以,坦克兵,是很值得尊重的。”

当坦克兵,看起来威风凛凛,实际上,一旦坦克被击中,十有八九里面的坦克手都会牺牲,不过,这又如何?打仗,难道能害怕牺牲吗?

当年,就曾经有一首坦克兵的歌曲,里面就有这样的歌词,如果我们被击中,那么,我们的坦克,就会给我们一个金属坟墓。

当坦克兵,早就做好了这样的觉悟了,想要保证自己的绝对安全,那是不可能的,最好的还是勇敢地去战斗,将敌人的坦克首先打爆,不就能保证自己的安全了吗?

(t-72在海湾战争的殉爆,让苏联的坦克名声大损,甚至于到了后来得改名成了t-90坦克,因为t-72的名字已经臭了,但是,这并不能完全怪罪于它的转盘自动装弹机,更多的是基本不能正常工作的灭火抑爆装置和身为猴版糟糕的防御能力的锅。到了后来,比如在叙利亚战争中,t90坦克的炮塔没有飞,被吹的神乎其神的豹2a4飞了炮塔,就能说明问题了。)

“我认为,两种自动装弹机方案里面,这个转盘的方式更适合我们。”问完了这个问题,这名军官很满意地点点头,然后说出来了自己的观点。

随着口径的增加,装填手的体力有限,自动装弹机就是个必然,而在两种方式中,大家几乎都是一致地喜欢后者。

坦克兵们不喜欢大炮塔,那代表着更大的被击中的概率,而坦克设计师们也不喜欢大炮塔,这意味着更复杂的设计,更大的车体重量,现在,两种方式介绍过之后,大家几乎都将票投给了转盘方式的。

此时,谢惠民的脑子里在急速地思考着,这两种方案的对决,看起来,是125毫米的坦克炮,更合适了?

不行,绝对不行,他们研制了这么久,这120毫米的坦克炮,难道要从此就销声匿迹了吗?

从六十年代开始,他们就在120毫米坦克炮上钻研,一直到了现在,他们对这款坦克炮,已经放了太多的精力,绝对是不忍心看着这款坦克炮失败的。

“分装式弹药,也是有问题的。”谢惠民开口了:“我们整装式的炮弹,可以把弹杆插到发射药筒内,这样可以减少整体的长度,同时还有更大的潜力,这点,分装式的炮弹是比不上的!随着我们以后的发展,穿甲弹的弹杆会越来越长,所以,分装式炮弹,以后的潜力是有限的。”

现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已经是最常见的一种主力穿甲弹了,它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长径比,这个值越大,穿甲能力就越强!

整体装弹的方式,穿杆可以塞到发射药筒里面去,但是,分装的就不行了,所以,他觉得,这个缺陷,是对方无法克服的!

“现在,苏联人的坦克炮,别看炮口的直径更大,但是,穿甲能力反而比不上我们的120毫米坦克炮,就是例子。”谢惠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