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页

“那是当然了,老乌经常在家里夸你,以前啊,老乌在工厂里干的总是觉得不顺心,自从你们去了,才有了笑容,再说了,你可是咱们一机厂的新秀,平时家长里短闲聊,总有人能说起你。”

梁博说完,又望了望屋里:“青子,快,烧水,给客人泡茶。”

一个高高瘦瘦的男孩走了出来,他的脸上还是青涩的,此时的神情也很紧张:“哎,马上。”

乌瑞华的儿子,小名叫青子,大名的话,不就该叫乌青了?想到这个名字,怎么总觉得有些好笑?起名字是个学问啊。

“青子的事,让你们老两口很头疼吧?”一边将带来的礼物放下,赵国栋一边问道。

这种事,没什么不能说的,这次来,就是给他们解释,吃定心丸的。

“是啊。”说起这件事来,梁博顿时就吐出来苦水:“这件事,也怪我们啊,总觉得离工厂近,而且,还不用花钱,所以,就在工厂的职工子弟学校上学了,结果,硬生生地把孩子给耽误了,早知道,就该花钱,去市里的一中上学。唉。”

第0381章 附属学校是渣渣

一机厂是个大工厂,这样的大型工厂,和国外的工厂是完全不同的,它还具备社会的职能,工厂里面是面面俱到的,有厂子的附属学校,附属医院,附属商店,甚至还有自己的电影院等等,各种福利措施都是相当到位的。

可以说,一个工厂,就是一个小型的城市,在工厂里,什么生活需要都能满足,绝对的足不出户,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型社会。

但是,就是因为这样的累赘,才让无数的大型工厂在之后的市场竞争中落伍,最终被淘汰掉,如果没有足够的手腕的话,这些包袱,会硬生生地拖垮一个工厂,工厂里的盈利,全部都会被这些包袱吞噬掉。

“对了,小秦,你的妹妹,也是在咱们厂里的附属学校上学的吧?婶子给你个劝,你还是找个门路,哪怕是花点钱,也要把她送到市区里去上学,这两年,市里的一中,据说抓教学抓的最紧。可别像我们一样,把孩子给硬生生地耽误了啊!”

耽误了?

听到这里的时候,秦振华已经皱起来了眉头。

乌瑞华要把孩子送到工厂里来,说明他对孩子是相当重视的,甚至愿意为了牺牲自己的事业,而他们的孩子,是被厂里的附属学校给耽误的?

在这个年代里,农村里面的女人还在一个接一个地生孩子,五六个兄弟姐妹是常态,不过,在工厂里,已经有不少人都意识到了培养孩子的重要性,一般来说,家里两三个子女的情况并不罕见,如果有某些问题的话,说不定还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