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0页

有点忍受不了自己这位主编的性格,卡诺夫小声嘀咕了一句说道:“可他自己估计不这么认为。”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怎么认为!先不说废话了,让我来瞧瞧又是什么惊人的研究成果。”随口打发了自己同事一句,将论文打印出来的艾格里斯仔细看完了之后,眼神瞬间变得有些不一样了起来。

看着艾格里斯主编脸上不寻常的反应,卡诺夫表情迟疑了一下,好奇问道。

“上面写的什么?”

“关于一类笼状碳分子在改性ds材料中对氧气分子的搬运作用……上帝,是锂空气电池!”深呼吸了一口气,艾格里斯迅速将论文翻了一遍,“我以前好像听说过,金陵高等研究院计算材料所在做锂空电池的项目,学术带头人是一个叫杨旭的华国人!”

听到杨旭这个不算陌生的名字,卡诺夫的表情逐渐浮现了一丝动容。

“这篇论文的署名是陆舟……”

“是的,”兴奋地咽了一口唾沫,艾格里斯主编捏着稿子的右手,不自觉地攒紧了,“我亲爱的卡诺夫先生,你猜猜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们可能已经成功了!”

同样是自问自答,这次到是让卡诺夫微微愣了下。

不过,也仅仅只是愣了一下而已,他很快便反应了过来,艾格里斯主编为什么会做出如此大胆的猜想。

根据他们这些期刊学术编辑的经验来谈,一般命题较为高大上、且在学术界还算热门的科研项目,从事该项目的研究团队即便是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之后,也往往不会立刻将自己在实验中得到的阶段性成果和盘托出。

而且退一万步,就算是迫于“业绩压力”发表文章,通常也是选择性地放出一些不那么重要,至少不会启发竞争对手的成果。

比如杨旭,过去的一年中一篇论文都没有发表过,但要说在过去的一年里自己带的研究团队什么都没有做出来,那是打死他也不会相信的。

现在陆舟突然放出这篇论文……

而且还是直入正题的,抛出了如此关键性的一个成果。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性能够解释,那便是金陵高等研究院已经取得了这项技术的专利,甚至是已经完成了后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