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1页

在莫丽娜还在读博士的时候,索菲·莫雷尔是她的导师,两人曾经在黎曼猜想的临界线问题上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合作,但在索菲·莫雷尔角逐18年的诺贝尔奖落败之后,索菲便放弃了黎曼猜想这块难啃的骨头,已经转去了其他课题的研究,现在混得还算不错。

而莫丽娜,依然头很铁地奋斗在这个课题上,即便她已经从博士生变成了普林斯顿大学的讲师,这一点依旧没有任何变化。

至于她为什么会和薇拉凑到一起,那就说来话长了。

总之,现在两人在同一个课题组里,为同一个目标——即黎曼猜想而奋斗着。

“不,那是你太谦虚了。那个胆小鬼可完成不了角谷定理那么漂亮的证明,也绝对不可能细心地发现这么刁钻的问题……”咬着笔盖,盯着那行算式反复看着的莫丽娜抓了抓头发,有些烦躁地说道,“该死,欧德里兹科的零点计算法,我应该早点想到。”

“宾果,欧德里兹科的零点计算法,”薇拉轻轻说了一声,用圆珠笔在纸上写下了两行算式,将错误修正了过来,“修正之后的算法能够推出,40的非平凡零点位于临界线上……恭喜你,莫丽娜女士,你发现了莱文逊算法之外的方法,重新证明了nrey临界线定理。”

最后半句话,她是用安慰的说出来的。

虽然,她也不确定,这能否称得上是安慰。

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想出的idea,又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去尝试,最终推出的结果却是在1990年已经被人得出的结论。

划分ζ函数的非平凡零点的临界线,依旧屹立不倒地位于40这个讨厌的数字上。如果谁能将它往前推进一丁点,谁就有希望拿下下一届或者是下下届的菲尔茨奖。

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倒下的只有它的挑战者,还未曾有人将这头恶龙逼退一步过。

“可是这毫无意义,”莫丽娜叹了口气,“也许……《数学纪事》会考虑接收我们的论文。”

薇拉给了她一个鼓励的眼神,轻声说道。

“我觉得他们应该会考虑的,至少我们找到了欧德里兹科的零点计算法的另一种用法。”

和其他学科不太一样,数学研究并不是完全以结果为导向的,有时候虽然没有得出一个很漂亮的答案,但如果过程足够出色,或者说有趣,也是能够成为登刊的理由的。尤其是《数学纪事》,虽然已经不是普林斯顿在办了,但对于普林斯顿产出的论文还是比较“宽松”的。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