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3页

“根据检修结果分析,机翼部分以及机腹部分在返回大气层阶段承受热量超过了我们的预期,正如我们优秀的工程师所分析的,其主要原因是在进入大气层稠密段速度过快造成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考虑很久,也和认识的专家交流过这方面的意见。我认为既然电推进的推力相对化学引擎较为‘柔和’,我们完全可以考虑抛弃传统化学火箭的‘炮仗式’设计,将四台副引擎从航天飞机的尾部移动到翼部,尾部只保留一台主引擎。”

“与此同时,在保留一对固定翼不变的情况下,给空天飞机增加一对可双轴联动的副机翼,用于悬挂并控制引擎的喷射方向。”

陆舟的话音落下,小声诧异的交头接耳在会议室里传开,不少人的脸上都带着惊讶的表情。

这种设计倒算不上什么新奇,基本上就是参考了倾转旋翼机的模式,将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机的优势混合在了一起。然而这种模式虽然不罕见,但应用在航天领域,不少人都还是第一次听说过。

并没有禁止会议室内的讨论,陆舟停顿了片刻后,继续说道。

“通过这阵改进设计,我们可以采用逆喷射引擎主动减速的方式来对返航飞行器进行减速,并且平衡重力影响,在飞行器抵达大气层稠密段之前,将飞行速度下降到一个较低水平,以避免摩擦损耗。”

听完了陆舟的陈述之后,侯光思忖了片刻,起身说道。

“这种设计很有意思……我会组织技术科的人进行可行性论证。”

“可行性论证我已经做过了,虽然是在模拟软件上。”脸上露出了微笑,陆舟握住鼠标,点开了一个文件夹,很快一张三维构图呈现在了幕布上。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

“仅供参考。”

幕布正中央飘着的,是一张关于这架倾转旋翼空天飞机的概念图形,在它的旁边悬浮着的窗口内,则是动态展示着飞行器所处高度、大气层密度、以及飞行速度与机身状态等各项参数,并且实时绘制成了渐变的曲线图形。

这其中涉及到计算的部分全都是陆舟一个人完成的。

至于绘制模型,以及对整个飞行过程的模拟,则是小艾通过高超的代码技术替他搞定的。

盯着幕布上的图像,侯光表情略微诧异地推了下眼睛,下意识便问道。

“这是……哪个公司的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