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页

“……应用于锂空气电池的高透量氧分子分离膜?”

扫了一眼邮件的标题,杨旭的眉毛顿时挑起了一丝饶有兴趣的神色,很快将邮件中的附件下载了下来,打开之后一行行仔细看了起来,并且越是往下看去,脸上的表情便越是震撼。

一直以来,锂空气电池在学术界都属于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支持的人不少,但质疑的人同样不少。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锂金属极度活泼的性质,几乎会与空气中除了稀有气体之外的所有气体发生反应。

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只允许氧气进入反应体系。

最理想的方法是,在锂金属的表面或者是电池的进气口之类的地方,添加一层只允许氧气通过的分子筛或者膜之类的东西。这说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想要做到这一点却相当困难。

然而,在这封邮件的附件中,陆教授不但指明了一条明确的研究路线,更是列出了几条可行的技术思路。

“……这东西是在研究杨米尔斯方程的时候顺手完成的吗?”看到了附件文档的最后一行,杨旭轻声叹了口气,靠在椅子上盯着天花板,忍不住说了句,“这家伙果然是个妖孽……”

在研究杨米尔斯方程这种世界级难题的同时完成这项工作,这还是人吗?

当然了,这还是杨旭不知道。

如果让他知道除了杨米尔斯方程之外,陆舟还解决了可控聚变技术小型化的问题,只怕他这会儿已经开始怀疑人生了……

不管怎么说,现在技术思路已经有了,至于究竟能不能行得通,那便是需要他们去做的事情了。

想到这里,杨旭选中了陆舟寄给他的那封邮件,在工作邮箱的通讯录里面选中了群发,然后从办公椅上站了起来。

接着,他回到了先前的大办公室,站在门口敲了敲门。

“新任务,有活干了。”

办公室里的几名研究员唰唰地抬起了头,向他投来了询问的视线。

钱忠明最先开口,推了推眼镜问:“新任务?什么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