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页

一听到这句话,侯进力立刻挺直了腰板,等候着诺奖大佬的点评。

“你做出来的那个东西很有意思,除了作为一种耐高温材料之外,其在对中子辐照的抗性上也要比一般合金材料出色许多。”

听到这句话,侯进力顿时语气激动道:“真的?”

他在实验中做的主要是耐高温这一块,抗中子辐照实验他自然没有做过,也根本没想到那方面去。

现在听说自己的研究成果不只是展现出了优异的耐高温属性,更是在抗中子辐照能力上展现出了优秀的性能,他立刻被这意外之喜给震惊到了。

陆舟点了点头。

“存在一些缺陷,但改进空间很大。”

“另外,好消息到此为止,我接下来要说的这个消息,可能会对你不利。”

“根据我和几个核工业集团的专家讨论,认为这项技术有在聚变堆上应用的前景。因此,所里会批准你的结题,但论文你可能发不了了。”

听到这句话,侯进力心中暗叹了一声。

其实在听到自己的材料存在对中子辐照抗性的潜力的时候,他多少都已经猜到陆舟大概要说的是什么事情了。

在研究所内完成的研究成果是属于研究所的,这些都是在合同上规定的,也是行业惯例,没什么可争议的。至于属于研究员自己的,通常是论文本身,以及或许会存在的奖金。

考虑到专利、其它关联课题、以及研究所的整体利益,研究员在完成课题之后不能立刻发表论文,必须先汇报情况,然后由研究所的负责人决定是否批准论文的发表。

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不是被穿了小鞋,这个流程都是走走形式就过了。毕竟论文是学者的生命,无论是评职称还是什么都得靠它,多少人忙了一整年,为的不就是这个吗?

但也有些特殊情况,论文会被压着不让发表。

比如所里正在进行一个重大的科研项目,这篇论文中的研究成果又刚好能对整个课题产生帮助,或者说干脆就是阶段性成果。

为了避免给竞争对手提供帮助,为了能让“更大的研究成果”抢在对手前面完成,这样的论文一般都会被压着,或者至少是延后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