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页

他向上面反应了这件事儿,但事实上他也知道这其实没多少用。

周承福现在是西南物理研究院的一把手,华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总工程师,手上捏着十几个亿的经费,上百个项目。

在学术界,谁能掌握到这些资源,谁就是爸爸,或者说学阀。

尤其是可控核聚变,本身就这么大的圈子,四个托卡马克和十几家研究所,大半的经费和项目都得经过他的手。

别说是西南物理研究院是他的自留地,就算是在西南之外的地方,华科院的物质研究所那边,也得顾忌他老人家的面子。

就算部委出面去要人又能怎么样呢?就算周院士那边明着肯放人又能怎样呢?

要人归要人,去不去还是得专家们“自愿”的。

除非是豁出去不怕领导给小鞋穿的愣头青,或者是本来就打算离职了的人,否则体制内的还真没几个敢站出来。

而部委那边的领导就算知道,顶多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旁边调解,却不可能把这位老院士怎么样。学术界的事情本身就不像其他地方那么好处理,尤其是到了院士这一层。

说实话,后来潘院士想了想,也意识到自己想的还是太简单了点。

他主观的认为,现在和十几年前一样。

当时国内搞可控核聚变这种“未来工程”的专家不多,人才甚至匮乏到了本科生都得上阵磨枪的程度,至于经费,当时国家更是拿不出那么多钱。

然而即便每一步走的都很艰难,但他振臂一呼,大家依然从天南地北聚集了过来,凭借着一腔热血投入了这个行业。

在他们的努力下,iter计划成为了华国第一个以“平等伙伴”身份加入的国际大科学工程计划。

即便是退休了,他现在依然记得,当时他们心中的兴奋,简直比听闻上京申奥成功的消息还要激动。

从潘院士那里听完了事情的始末之后,陆舟只是简单地点了点头,没有在这件事情上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