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页

“多的东西我就不在电话里说了,相关的实验数据我已经发到了你的邮箱,你赶快看一下吧!”

“好的,我这就去。”

见杨旭的表情如此兴奋,陆舟也是来了兴趣,便随手关掉了视频通话,立刻登录的邮箱。

没到五分钟,他便收到了杨旭寄来的邮件。

将邮件中的附件下载下来之后,陆舟用专业的阅读器打开了粗略整理成df格式的实验数据,然后从第一部分开始,一行一行地仔细阅读了起来。

在这份实验数据中,不但有电池性能测试数据,还附带着用扫描电镜拍摄到的图片,以及根据各项数据绘制的变化曲线。

正如杨旭所说的,这种新型材料展现出来的性能相当优秀,也难怪他的声音会如此的兴奋。

相较于原始的空心碳纳米球和经氢氧化钾活化制备的活性碳纳米球,这种新型空心碳球与硫的复合材料在硫含量同为70的条件下,表现出了更加优越的循环性能。

宏观上是如此,微观层面的变化也相当的有意思。

嵌入在空心碳球中的硫离子能从空心碳球的表面孔隙中正常脱出,并且有序的与移动到正极的锂离子发生电化学反应,生成的li2s2和li2s在碳球与碳球之间的空隙沉寂,避免了孔径堵塞影响电化学循环效率。

另一方面,因为带电的硫离子与移动到正极的锂离子有限接触,在极大程度上避免了长链状化合物lisn(n>2)的形成。

众所周知,易溶于有机溶液的长链lisn分子便是造成shuttle效应的元凶,如果能从生成机理上减少这种产物的生成,便相当于从源头上阻止了正极材料的流失。

不只是如此,即使在反应体系中有限的生成了lisn(n>2)化合物,由于这种空心碳球的表面吸附作用,这种多硫化合物也会被大量的滞留在正极材料的骨架中,而不是穿过材料表面扩散到电解液中。

有了这两层保险,穿梭效应的影响已被下降到了最低。

翻过了记载着关于理化性质分析的这一部分,陆舟直接看向了电池组测试的部分。

根据金陵计算材料研究所做的多组电池组实验测试,当含硫量为73的时候,对多硫化合物向电解液扩散的抑制能力达到峰值。在500次循环之后,库伦效率依然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