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页

至少在国内是的。

看完了那份申报国家基金的申请书,陆舟继续点开了存放着论文的文件夹。

需要看的论文钱师兄已经替他准备好了,这倒是节约了他不少时间。

粗略地扫了眼这些论文,其中至少有三cd是金陵大学的。

看到这里,陆舟也是不禁感慨,师兄师姐们还是厉害啊。

至少在碳元素簇材料研究这一块的研究成果,确实是没话说的,国内能和金大一较高下的,也就燕大、水木了。

当然,虽然前人之研究备矣,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依旧不少,其中最具体的一个就是,碳纳米管作为纳米级填料,如果无法均匀分散在基体内部、或者在基体内部凝聚成团,那么掺杂后非但不能增强基体材料的强度,反而会对基体材料的固有属性带来损害。

而李荣恩教授率领的科研团队负责的那个项目,所遇到的瓶颈,似乎正是出在这个地方?

第93章 凭本事甩锅

看了一整天的论文,直到刘瑞那小子开始打鼾,陆舟才打着哈切爬上床睡去。

翌日,起了个早床。

顺路去食堂买了两个包子,陆舟准时来到了实验室。

当他到的时候,刘师兄和钱师兄两个人已经围在仪器旁边,忙活起来了。

今天要做的是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绘制各样品的ftir图谱,记录碳纳米管改性试样早龄期水化反应各官能团、化学键的吸收峰。

“……我们的研究主要旨在增强碳纳米管在波特兰水泥中的溶解能力,同时改善碳纳米管和基体材料间的结合力。”一边进行实验,钱师兄一边向陆舟介绍道,“不过研究的进展并不乐观,李教授应该和你说过了,我们遇到了瓶颈。”

在旁边看着的陆舟提问道:“具体问题出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