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4页

再然后,他们听到了己方牧民的遭遇,年轻力壮的全部被掳走,甚至连小女孩儿都被掳走了——她们可能成为中土人生儿育女的工具。

而那些老幼和受了重伤的青壮,则被完全地抛弃了,不少人冻饿和生病而死,那一幕一幕的惨剧,令人睚眦欲裂。

虽然柔然国的上层,并不将那些底层的民众放在眼里,可这依旧是他们无法忍受的,于是他们再次向中土提出了抗议,并且表示,如果你们再不管的话,就别怪我们南下牧马了。

可是坤帅又哪里是吓大的?她很干脆地表示,你们不能约束自家民众,反倒贼喊捉贼倒打一耙——行,那你们来南下牧马好了,我胡某人接着!

这个回答,就又让柔然人坐蜡了,事实上,他们不南下,军队的血性降低了一些,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希望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获。

柔然人一旦南下,首先要对上边界处的边军和坤帅,再然后,他们会面临跟中土国全面开战的风险。

柔然人觉得,这么搞的话,风险实在是太大了,哪怕最后赢了,都很可能得不偿失。

所以他们才使尽手段,让人在中土国兴风作浪,求的就是让中土内乱起来,越乱越好。

乱起来的中土,才能让周围的国家有可乘之机。

当中土大乱的时候,甚至柔然很可能不需要派出一兵一卒,只靠嘴皮子,就能获得大量的利益。

那个时候,才是南下牧马的最佳时机。

这就是柔然的计划,在中土表现出退让的时候,纵兵劫掠一番,还能从谈判桌上得到大量好处,最后,再洋洋得意地退兵,这就是面子和里子都有了。

柔然人一开始,打的就是这样的念头,以小搏大,尽可能花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多的实惠——此刻南下牧马,真的是智者不为。

更别说中土的游侠,已经打进了柔然,此刻柔然出兵南下,未必能将这些人吸引回中土——既成事实已经造成了,想要改变就很难了。

柔然确实是不太注重后方,但他们也不能完全无视后方,毕竟谁也有妻儿老小,哪怕不是特别注重家庭的人,也总要有点牵挂。

更别说这个季节,正是牛羊旺盛生长的时候,此刻兴兵,对柔然国的战争潜力,会造成巨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