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4页

宁致远劝谏未果,而博灵军在三湘,果然是遭遇了败绩。

荆王能临时凑出的兵马,也就三万余人,但是关键时候,荆王招揽的各地义勇,纷纷向东西两路扑去,阻碍他们回援中路。

而中路除了兵勇,荆王纳贤馆的贤士纷纷出动,组成了一支总数逾万的突击队。

这突击队不是士兵,而是一支一支各行其是的小战斗队伍,他们不能跟博灵的大军作战,但是隐藏在一边,逮着空子就冲上来厮杀一番,严重地打击了博灵军的士气。

如此纠缠了二十余天,博灵军里一支万余人的丁壮后勤队伍,终于在这样永无止境的打击下,四散溃逃了。

博灵军顿时乱了阵脚,一支由新兵蛋子组成的军队,哪怕士气很高,也最怕遭遇这样的意外,所谓的铁军,真的不是一天能练成的。

所幸的是,荆王的军队,也没有太多的战斗经验——他们只是训练的时间比较长。

因为荆王的军队没有及时发起攻击,给了中路军整顿的时间,而东路军三万人马得到消息,果断地抛开了跟自己缠斗的对手,驰援中路军。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战,两天就见了分晓,中路军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不得不分兵两处,一路向博灵方向退去,一路向西路军靠了过去。

博灵郡方向,又来了一支三万人的生力军,收留了溃兵和丁壮,秩序井然地向后退去,荆王府倒是想继续追击,但是他们的兵力实在有限,不能趁乱追击,就只能目送对方离去。

博灵郡接应的军队,也没退回博灵去,而是在临近边界的地方,扎下了大营,算是楔进三湘的一颗钉子。

西路军本身就是一支一万人的偏军,打得很辛苦,攻城掠寨不说,还要为中路军的右翼。

所幸的是,正是因为打得辛苦,他们安营扎寨都很有章法,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向南推进。

在猛然地遇到中路军和东路军溃兵的时候,他们并没有乱了阵脚,直接将溃兵引到身后,直面追来的荆王大军。

荆王府在这一片的战场上,其实是以少打多以乱取胜,见到对方戒备森严,估计仓促之间讨不了好去,就停下了兵马整顿。

于是接下来的局面就是,两万荆王的兵马,对着四万多的博灵军队——其中三万多是跑没了建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