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页

第三次是郡守主动招呼他,商定此事应该如何办理,很显然,他也是做了些了解的。

郡守大人是文人,但是对兵事也不陌生,他认为此事不能以正常的形式,上奏到内阁,一路上的公文传送,实在太不保险了。

别说公文传送,就是用传讯石都不保险,没错,现在的官府系统,就烂到了这种程度。

郡守认为,咱不冒险就算了,既然申请南下出击三湘,就一定要将消息保密,否则的话,万一传出去,引起三湘的仇视倒还是小事,关键是……冒险可能不成功。

咱冒这么大的险,就是要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不成功的话,冒险毫无意义。

一旦成功了,哪怕引起三湘的疯狂报复,那都无所谓,注定会成为战事中的一个亮点……我们没有勤王,但依旧可以煜煜生辉。

要不说有些人看似保守,一旦疯狂起来,比谁都疯狂。

也许是因为政绩的刺激吧?李永生很不厚道地猜测。

不过不管怎么说,郡守的担心,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李永生也希望,博灵一旦出兵,能打出狂飙突进的气势来。

那么,前期的保密,就是必然的了。

令他更吃惊的是,郡守听说提出建议的人,是来自郡教化房、刚从三湘归来的李永生,马上就拍板了——就让这个人,把公文带进京吧。

他甚至明确指出:能将公文直接送到宁致远手里,是最好的。

王志云当场就表示出了意外,郡守居然知道他?那我让他来见一见您?

郡守很干脆地表示,不方便相见——我是朝廷的人,是内阁体系的,不会无耻到指使别人去内廷活动。

内阁和内廷,是泾渭分明的两套人马,他们耻于跟宦官来往。

所以郡守也不想背这名声,哪怕他也承认,相对于朝廷内阁,现在的内廷更值得信赖——否则他不会看重李永生和宁致远的私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