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页

毛滨昭看到的十几条汉子,其实是忠义县里的一些居民。

这些居民在冬天里,没什么事情做,入山采集山货,固然是个不错的路子,但是寻找山货,更像是赌博,有时候可能找到很多,但更多时候是空手而归。

毕竟是县城周边,能找到好山货的概率不高。

所以他们就来雷谷帮忙,要求也很简单——能吃饱肚子就行。

这种情况的出现,实在是太正常了,他们来这里吃饭,家里就省下了米,所出的不过是一点力气罢了。

事实上,这还是段县令和常县尉求恳之后,才帮他们争取到的。

段县令的意思是,家门口的活儿,近水楼台先得月,遇到九公主这种土豪,能为大家争取到一些好处,为什么不去争取呢?

而常县尉还多了一层理由:这些人不去干活的话,反倒容易生事——须知无事生非啊。

在毛滨昭也开始动手修路的时候,山外陆陆续续地走进了流民来,到得夜里,已经有百许人了。

这些人本来也想四下乱住,被小道童们呵斥了,不但规定了地方,还告诉他们赈济的章程——我们这里,干活才会有饭吃。

大部分的人,都能接受这样的要求,但是还真的有人,就接受不了这样的要求。

晚上吃饭的时候,见到有人吃的是干米饭,还有骨头汤喝,好几个喝稀粥的就不干了,纷纷叫嚷了起来,说同是赈济,为什么区别对待?

小道童们也没几个脾气好的,就说人家白天修路了,所以吃干的,你初来乍到,有稀的吃就不错了。吃不吃?不吃就滚!

按说中土国的民风,是比较淳朴的,大家都认为,干活换吃饭,这是天经地义的。

但是再淳朴的群体里,也有那些不好的人。

有两个三十多岁的游手,乞讨习惯了,宁可闲着晒太阳,有一顿没一顿,也不想干活。

这俩就起哄,说你们现在先给我来顿干的,不就是干活儿吗?明天我们起来就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