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页

而会稽水军的做法,则是令李部长齿冷。

若不是时机不对,李清明甚至有心追究会稽水军的责任——三百多的军士,说没就没了,谁让你们在恶劣天气横江拦截的?

其实就算缉私的水军,若非必要,在恶劣的天气里,也可以自行收缩回港口,上司不得强令出击。

不过现在说那些,也是没意思,眼下风云际会,稳定住宁王才是关键。

会稽水军心中不忿,再次上书,这一次,他们竟然走通了巡荐部的关系,令巡荐部过问此事——裘氏身为官场豪门,影响力真不是盖的。

巡荐部一般不会对军役部指手画脚,但是他们可以就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对军役部发起问询。

所以他们就将咨询公文发给了李清明。

李部长也是个妙人儿,直接批复了一句,“既然遭受真君袭击,可以征辟真君还击!”

你不是说自己遭受攻击了吗?可以还击呀。

什么,你说事情太小请不到真君?尼玛……合着你也知道事情太小?

他们如何扯皮不提,公孙家的船队冲破会稽郡的封锁之后,一路沿江上行,一日一夜之后,就冲出了会稽的地盘,进入了淮庆郡。

淮庆也有水军,不过他们就只有内河水军了。

面对这么大的一支海船船队,淮庆水军也不敢怠慢,直接遣人上前拦查。

待他们发现船上运送的是战马,忍不住瞠目结舌:你们如何通过会稽郡的?

会稽水军拦住了一支运送战马的船队,这在淮庆水军里不是秘密,毕竟已经拦截了半个多月了,而且官司都打到军役部去了,他们作为邻居,怎么可能不知道?

但是会稽水军遭遇水龙卷,损失惨重的消息,淮庆水军还真不知情,公孙家的船队跑得太快了,快到消息都没来得及传递——要知道,他们这是逆江而上,而不是顺流直下。

不过不管怎么说,会稽水军拦得,我淮庆水军也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