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2页

好似江水拍山而去,卷起千层雪。只是江水依旧,山崖依旧。

到了长生境,已经无所谓什么开口泄气,一分一毫都在自己掌控之中,龙老人在激战之余犹能开口道:“李玄都,你今日要为司徒玄策报仇,可若是你死在我的剑下,又有何人为你报仇?”

“我是垂垂老朽,此生无望一劫地仙,可你不同,如此年轻便跻身长生境中,一劫地仙几乎是你的囊中之物,便是看似遥不可及的二劫地仙,也不是没有可能,你本该高坐云端看人间兴亡,又何必以身涉险,亲自参与到其中?”

“就算夺取天下,也是秦家人坐龙椅,与你李玄都有什么关系?多少年江湖较短长,到头来为谁辛苦为谁忙?英雄豪杰识时务,何苦出生入死弄刀枪,倒不如抛开名利枷锁,逃出是非之乡,不管成王败寇,休给他人做嫁裳。”

“亦或是你其实是想要名垂青史?那我也劝你一句,诬圣自贤,妄谈社稷,今人不言,煌煌史册自有后人言之,只怕是遗臭万年,你的圣人之梦早就该醒了。”

李玄都不为所动,闭口不言,只是专心出剑。

龙老人皱了下眉头,竟是没能从李玄都的身上察觉到半分杀意的存在。

就算李玄都善于掩藏,也不该如此才是。

这种感觉就好似将帅领军作战,所有的人命只是一个个数字罢了,没有具体的目标,便没有明显的杀意。

那么在你李玄都的眼中,我龙老人到底是什么?

刻骨铭心的仇人?不像。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李玄都从未见过司徒玄策,两人也没有任何血脉联系可言,李玄都报仇更多是为了张海石,可张海石还活得好好的,李玄都心中自然没有巨大的仇恨让他生出强烈杀意。

那就是单纯的拦路人?

这就有点意思了。

龙老人不得不感叹,李玄都的心境成长之快,实属罕见。

早在天宝元年的时候,李玄都还是个冲动易怒的年轻人,一股任侠意气,与他见过的无数年轻人并无本质上不同,可没用十年时间,此子竟是有了几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心境,好似是虫子一朝破茧成蝶。有了这样的心境,再多的言语也是无用了。

龙老人不再说话,同样只是出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