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5页

玄真大长公主道:“不敢,只是苟全性命于乱世罢了。”

燕王若有所指道:“若是有朝一日,你于九泉之下见到了世庙、穆庙两位先帝,你这位徐家的公主又该如何面对他们?”

玄真大长公主默然不语。

燕王轻叹一声:“假如说,‘秦李’果真得了天下,他们会如何待你?让你继续做公主?还是仅仅做一个安乐富家翁?”

玄真大长公主犹豫了一下,说道:“我早已出家奉道。”

燕王恍然:“原来是归于道门。”

燕王又拿起那封只有一页的亲笔信,另一只手端着老花镜,就着并不明亮的烛火又看了一遍,面沉似水。

虽然这是秦清的亲笔信,但燕王可以十分确定,这六项条件里也包含了李玄都的意思,否则秦清不会这般不留余地。

这对翁婿,在李道虚离世之后,就被世人并称为“秦李”,秦在前而李在后,以秦为主,以李为辅,只是燕王从某些隐秘渠道知道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比如秦清和李玄都发生分歧,总是以秦清退让而结束,可以说是李玄都说服了秦清,也可以说是李玄都的强势和顽固让秦清束手无策,只能选择妥协。

在这一点上,倒不能说秦清软弱,在李玄都还很弱小时,哪怕是徐无鬼和李道虚,也没能让李玄都改变心意,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更何况是如今总掌道门大权的李玄都?不过秦清和李玄都又很有默契地瞒着秦素,不让这位大小姐陷入在父亲和丈夫之间左右为难的困境之中。

过了良久之后,燕王缓缓道:“既然是和谈,总要有得谈才行,其他五条暂且不说,这第一条,便万难施行。惩办以七隐士为首的主战之人,隐士们不会同意,谁敢答应下来,只怕是立时就有杀身之祸。”

玄真大长公主道:“秦公说,这六项条件,实为解决帝京问题之最低先决条件,若不能同意,则很难谈下去,不过我还是会转达王叔的意见,会有转机也说不定。”

燕王点了点头,伸手取过纸笔,针对秦清亲笔信中所提出的六项和谈条件,给出了自己的回复,然后将信装入信封之中,用烤漆糊上信封的封口,盖上自己的私印,注明秦李二公亲启。

玄真大长公主接过燕王的信,告辞离去。

很早之前,儒门就做好了和谈的准备,这是万一事不可为时的必要之举,儒门选出的和谈之人是司空道玄。朝廷这边则是默认由燕王出面与代表了秦李二人的玄真大长公主接洽,为自己留一条退路。

对此,儒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