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3页

李如碃停下手中动作,望向这一行人,脸上没什么表情。其实他从始至终都是如此,无论是面对封暮年,还是面对李道通,都是波澜不惊,唯有在回想起李玄都的时候才露出惊惧之色。

方宗器双目随之向李如碃射来,眼中精光大盛,似乎要直看到他心中一般。

李道通脸色一冷:“阁下是儒门之人。”

方宗器收回视线,朝着李道通一拱手:“小可天心学宫门下,见过李老前辈。”

李道通冷哼一声:“儒道之争,阁下奈何不得清平先生,便来杀我这个糟老头子?”

“李老前辈说到哪里去了,李老前辈向来不与李家来往,不问世事,我们与清平先生的恩怨,如何也不会牵扯到李老先生的身上。”方宗器笑道,然后话锋一转,“我们此来是为了这个少年。”

正所谓怕什么来什么,李道通脸色一沉,心中暗忖:“看来我猜得不错,果真是儒门掳走了这少年,现在竟是找上门来了。”

其实方宗器也不知道这少年的底细,只是接到大祭酒的命令,要他们寻找一个怀抱青石的少年,他们四处打探,知道了双枪集的事情,抱着侥幸的心思一路寻踪找到此处,刚好看到李如碃胸口位置悬挂着的青石,立时认定这就是大祭酒要找的少年。

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争我夺(上)

李家之菁华,悉数在清微宗。故而江湖中人遇到了李家之人,便等同遇到了清微宗弟子。唯独李道通和李世兴是个例外,李世兴就不必多说了,虽然李道通也会“玄微真术”和“万华神剑掌”,但真正的依仗却与清微宗没什么关系。

当年李道通孤身一人离开家门闯荡江湖,偶遇江湖异人,被传授了“太上丹经”。张静修、李玄都等人的“太上丹经”得自长生宫中,这名江湖异人却并非是从长生宫中得来,而是代代相传。

当年木勾真人功参造化,距离长生境界只剩下一步之遥,建立长生宫,开炉炼丹,广收门徒,俨然已经有了开宗立派的架势。后来他刺杀燕国皇帝失败,身受重伤,逃回长生宫,令弟子将整个长生宫封闭,然后以阵法沉入地下。故而木勾真人还是有弟子门人传于后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道通也算是木勾真人这一脉的传人。

以五行而言,“玄微真术”属东方木,“太上丹经”属南方火,木生火,李道通以“玄微真术”为根基运转“太上丹经”,威力更上一层楼。此时李道通已经动了几分杀意,默运玄功,胸中一口生机勃勃的真气,双手掌心赤红如火,火气氤氲,只是他将双掌负于身后,一干儒门之人却是无法窥见此中玄妙。

不过这些儒门弟子并非常在书斋里做学问之人,而是专事处理许多江湖事宜,经验丰富,自然听得出李道通口气不善,故而在说话间也是凝神戒备。

李道通冷冷道:“这少年乃是我族中晚辈,从不曾行走江湖,与你们儒门却是没什么干系,你们今日兴师动众前来,到底所为何来?”

方宗器笑道:“李老前辈此言差矣,若是从不曾行走江湖,此少年为何会出现在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