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6页

补天宗来人是秦清最为信赖的师弟景修,清微宗是三十六位堂主和七十二位岛主,其中天魁堂、天罡堂、天机堂权柄最重,主导中枢,故而被称为内三堂。在补天宗中同样有内三堂,分别是紫薇堂、北辰堂、天枢堂。如今紫薇堂堂主是云承宗,北辰堂堂主是胡良,景修是为天枢堂堂主,在排位上稍逊于紫薇堂堂主云承宗,但在实权上却稍有胜之,仅次于秦清。

忘情宗来人就有些意思了,因为韩邀月之事,忘情宗上下被秦清“梳理”了一遍,不能说元气大伤,也是不复从前,秦清又不舍得让女儿做个空头宗主,便将秦家的四大家臣归入了忘情宗中,此番来人便是人称“表里不一”的秦不一。

天乐宗来人是百媚娘,百媚娘本是归真境的修为,难免有些不起眼,可她被李玄都传授了“万妙姹女功”之后,境界修为大进,已经跻身天人逍遥境。

与此同时,儒门中人也到了,不过儒门中人以及邪道中人却是从玉虚峰的另一侧而来,刚好避开了道门中人,双方隔着一座玉虚峰,会分别从两个方向登山,最终在玉虚峰的峰顶会面。

虽然道门中的头面人物都是年纪不小,年轻的都是四十岁上下,年老的也有花甲之年,但相较于儒门这边,就显得年轻许多了。儒门来人,除了普通弟子之外,为首之人大多须发皆白,偶有几个看上去年轻的,也是驻颜有术,实际年龄都在七十岁开外,尽显老态。

心学圣人在世的时候,无疑是儒门的又一个鼎盛巅峰,无论正道邪道,都不敢冒犯儒门,只能互相内斗。就算在心学圣人离世之后,儒门仍旧掌握天下,便是皇帝不合他们的心意,也难逃身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仰赖于心学圣人留下的丰厚遗产。可月有阴晴圆缺,世上也没有永不落山的太阳,盛极而衰,在心学圣人离世一甲子之后,儒门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颓势,不但多年以来没有明面上的长生地仙,而且出彩的年轻后辈也是屈指可数,渐显青黄不接,看似天人造化境高手无数,可无一不是垂垂老矣,又还能支撑几年。

正因为如此,虽然隐士一派越过大祭酒们做出了玉虚斗剑的决定,引得大祭酒们十分不快,并因此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内斗,但最终双方还是达成了妥协,决定全力抵御外敌,也就是道门。

这次儒门来人,除了龙老人和赤羊翁还未现身,虎禅师已经身死,其余四位隐士,青鹤居士、白鹿先生、金蟾叟、紫燕山人,已经全部现身,还有大祭酒王南霆、大祭酒宁奇、大祭酒司空道玄。

另一派人却是邪道中人,按照道理来说,儒门本不该与邪道中人联手,有违道义,儒门内部对此也的确颇有非议,可形势比人强,如果不与邪道中人联手,仅凭儒门一己之力,难以抗衡道门,所以老先生们只是嘴上道理喊得震天响,到了下决定的时候,还是从自己的切身利害出发。

邪道中人以王天笑为首,除了王天笑之外还有上官莞、钟梧、王仲甫等人,不过牝女宗没有人现身,这也在众人的意料之中,牝女宗本就只听从地师的号令,而非阴阳宗的属下,如果地师不曾出面,牝女宗便不会行动。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地师已经不在人世的猜测和传言。

王天笑与青鹤居士微微点头示意,然后开始一同登山。

另一边,司徒玄略、沈元舟、张岳山、慧玄师太、景修、季叔夜、秦不一、太微真人、三玄真人、萧时雨、百媚娘、左雨寒等人共同商议之后,也带领众弟子开始登山。

此时玉虚峰的“太虚幻境”已经收缩,玉虚峰又恢复了本来面貌,虽说山路难行,气候恶劣,但对于众多高手而言,却是不算什么难事,就算因为天风的缘故,不能随意飞掠,也是登山速度极快。

待到众人临近山顶的时候,却听见阵阵厮杀呼喝之声。

萧时雨眉头微皱,身形一掠,当先登上玉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