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5页

李道虚道:“我的回答就是,暂且抛开庙堂,不管帝京和辽东,我们只谈道门。”

李玄都一怔,万万没有想到李道虚竟是会提出这样一个说法。

李玄都问道:“倒要请教师父,如何才是只谈道门?”

李道虚徐徐说道:“道门一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不是我、张静修、秦清三个人议定了此事,底下的人就亲如一家,就都是兄弟姐妹了,没有这样的事情。道门一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这一代人只是留下一个框架,就像破镜重圆,镜面上还是留有裂纹,如何消弭裂痕,就是下一代人的事情了。我姑且按照地域方位将我们三方分别称之为东方道门、南方道门、北方道门,这三方道门之间必然存在许多分歧,尤其是对待世俗天下的态度上,北方道门和我东方道门,更是南辕北辙。马车转向尚且需要时间,更何况是人心和态度,可儒门又步步紧逼,没有那么多时间让我们去慢慢收拾、整合人心,所以我提议暂且搁置这些争议,只谈道门一统,待到道门真正归于一统之后,再慢慢磋商、改变。”

李玄都沉默了片刻,正要开口说话,却被李道虚抬手止住,“你不必急着回答我,先好好想一想,也可以找别人商议讨论,真正考虑好了之后,再来答我。”

第二百一十三章 李谨风

李道虚当先离去,只剩下李玄都一个人伫立海边。

细雨纷纷,李玄都不曾撑伞,负手而立,任由雨丝落在自己的身上。雨幕下的大海潮起潮落,潮水来时,脚下的沙滩会被潮水向后推动,人若站在沙中,便会随着移动。潮水退时,也是同样的道理。

李玄都的身形就这样随着脚下的沙滩前前后后移动着,他始终没有挪动脚步,目光虚虚地望着大海。他的心思并不在眼前的大海上面,而是在李道虚所说的那番话上面,抛开分歧和争议,只谈道门,不得不说,这个条件并不过分,可是李玄都并不甘心,暂且抛开分歧不意味着分歧就不存在了,总有一日会爆发出来,到那时候,重归一统的道门就会有两个结果,一个结果是两败俱伤之后,再次四分五裂。另一个结果杀得血流成河,杀得只剩下一个声音,然后才是真正归于一统。

两种后果,无论是哪一种后果,都是李玄都不愿意看到的,可李玄都又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于是便陷入到两难之中。

世上之事,总是两难不能两顾,非要做出取舍和抉择不可。

陆雁冰和秦素撑着油纸伞游览蓬莱岛,去了好些风景秀丽的名胜之地,而且在雨天中又别有一番意味,所以两人也算是尽兴,不知不觉间便来到了这片海滩,看到了正站在沙滩上怔怔望海的李玄都。

秦素和陆雁冰对视一眼,都有些惊诧,不明白李玄都一个人在这里做什么,总不是在这里面海思过。最后还是秦素轻轻喊了一声,“紫府。”

李玄都听到秦素的声音,终于是回过神来,转头望去,就见两女撑着伞站在不远处。他低头看了眼自己脚上已经湿透的鞋履,终于将双脚拔出沙滩,向两人走去。

待到李玄都走到两人面前,秦素已经从自己的锦囊中取出一把油纸伞,与她手中的那把伞是一对,一把在伞面上写着“斜风细雨不须归”,一把写着“乐在风波不用仙”,都是秦素亲手所书。

李玄都撑开伞,不等两人询问,已经是主动说道:“老爷子给我出了一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