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0页

观海楼前的台阶上站了一人,是个看上去大概有不惑之年的中年男子,蓄有三绺长须,相貌清奇,颇有文人气度,正是天机堂的堂主司徒玄略。

司徒玄略是司徒玄策的兄弟,只是司徒玄略在炼气练剑一事上的天赋远不如自己的兄长,所以这些年来多是负责清微宗内的各种内务,掌管钱财,少在江湖露面,在江湖上声名不显。不过在清微宗中,司徒玄略却是好大的名气,与张海石、李元婴、李道师一样,都是可以影响清微宗决策的核心人物。

三堂弟子的目光都落在司徒玄略的身上,司徒玄略却没有看他们,而是抬头望着头顶的天空。

在那里原本有一线天光,现在却已经消失不见。

片刻之后,有几人前后簇拥着两人来了,有人撑着两把大伞,在大雨之中好似两片枯黄的落叶。在所有人都不撑伞的时候,有人撑伞,便显示出两人极为不俗的身份。

司徒玄略收回了视线,望向来人,微微欠身,表示尊敬,“宗主、小先生。”

来人正是李元婴和李太一。

早先的时候,清微宗上下都是按照老宗主六位弟子之间的先后排名称呼李太一为六先生,可是在老宗主表示不会再收新的弟子之后,李太一就成为了事实上的关门弟子,不会再有七先生了,所以许多人就改口了,将“六先生”变成了“小先生”。

不过清微宗中的事情从来都不是这么简单,小先生又对应了当年的大先生,两人是一头一尾,一大一小,而大先生是何等人物,已经不必多言,如果大先生如今还活在世上,这清微宗的宗主之位必然是大先生的囊中之物,什么三先生、四先生,以及二先生,都无力争夺,也不会去争,甚至清微宗会出现一门两长生的局面。虽说大先生如今不在了,但他的影响力还在,过去许多人认为李玄都是第二个大先生,可是随着李玄都离开清微宗,这个说法已经行不通了。在李玄都之下就是陆雁冰和李太一,陆雁冰是肯定当不起这个称呼的,那么就只有李太一了,尤其是李太一登顶少玄榜之后,更是被许多人看好,认为他也是竞争宗主大位的有力人选之一。配上这个“小先生”的说法,刚刚好。

至于李玄都,倒不是清微宗中还有人敢瞧不上他,而是在他们看来,李玄都之前程远大,已是无可限量,自然不会再来争抢这个宗主之位,自然也就排除在外。

不过张海石对于“小先生”这个称呼极为不喜,曾经有人在他面前顺口提了一句“小先生”,被张海石开口训斥,正巧那人手脚也不大干净,有贪墨劣迹,直接被张海石发配到枯叶岛上。自此之后,所有人都知道二先生是怎样的态度,没人敢不开眼地在二先生那里找不自在。

按照道理来说,张海石已经退出宗主之争多年,不大可能再来竞争宗主之位,最有力的竞争者李玄都又因为各种原因而离开了清微宗,那么李元婴最大的威胁就是李太一,两人应该水火不容才是,可今日两人却一起现身,立时透露出许多不寻常的意味。

为什么会如此,答案也显而易见,那就是四先生又要回来。

都说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四先生走的时候是孑然一身,可回来的时候却是实实在在的富贵发达。

有明眼人已经看出来了,仅仅一个太平宗不算什么,可中州的静禅宗和天乐宗也隐隐以四先生为首,现在不显,待到二十年之后,那可是另外一番光景了。除此之外,正道之中,四先生有慈航宗、玄女宗等盟友,邪道之中,有补天宗、忘情宗为外援,这叫什么?这叫举足轻重,就算四先生还是那个丢了一身修为的四先生,坐在这个位置上,也没人敢于小觑,更何况如今的四先生在太玄榜上高居第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