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页

李道虚曾经说过,你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如果没有足够的利益驱使让你行险一搏,单纯因为意气之争而树敌,那么在决心树立一个敌人之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估算后果,确认自己能承担这个后果,有能力解决所有后患,否则那不叫树敌,而是叫捅娄子。如果没有承担后果的能力,那就忍下自己的意气,最起码还能保留最后一点体面。

李玄都最早对此颇不以为然,不过在他经历过被河朔群雄追杀的事情之后,愈发感觉到师父教导的可贵。在其后的很多年里,李玄都一直信奉师父的教导,所以他不轻易树敌,哪怕是反击,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

李道虚还说过,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人,哪怕是一个最微不足道之人,在各种机缘巧合之下,也有机会向那些不可一世之人报仇雪恨。惊才绝艳的天才也许会中途夭折,那些年少时无一是处的浪荡子也有可能会幡然醒悟,奋发图强,成为举足轻重的大人物。本朝太祖皇帝年轻时曾经为了生计而到道观里做火工道人,谁又能料到这个给人做饭的火工道人,会驱逐金帐汗国,建立大魏王朝?所谓世事无常造化弄人,不过如此。

李玄都经历的事情越多,就越是坚信师父的教导,这与理念无关,只是一些人生的经验。如今的李玄都再也不是那个一言不合就拔剑的意气少年人了,如今的他,难免身带暮气,方知世上之事,少有“容易”二字,想要做的事情越多,也就越难谈及“恣意”二字。

李玄都没有急于出手教训这位年轻公子,而是不着痕迹地将周淑宁护在身后,打算与此人错身而过。

就在这时,那公子伸手拦住了二人,笑问道:“不知这位兄台贵姓?”

李玄都停下脚步,道:“免贵,姓刘,刘宗果。”

那公子长长“哦”了一声,将视线转向被李玄都挡在身后的周淑宁,又问道:“那这位小兄弟是……”

李玄都不动声色道:“族中幼弟,带他出来见见世面。”

公子笑道:“原来是个雏儿。”

李玄都轻咳一声:“这位公子,还有其他事情吗,若是没有,我们该走了。”

这公子“啪”的一声展开手中折扇,轻轻晃动,微笑道:“不急,相逢即是缘,不如我们坐下喝一杯,如何?”

李玄都道:“我们素不相识,还是算了吧。”

年轻公子脸色一变,嗓音微冷:“这是不给我面子了?”

“岂敢岂敢。”李玄都笑脸不变:“只是天色已经不早了,我们还要赶路。”

“赶路?”年轻公子稍稍拔高了嗓音:“如果我看得不错,阁下应是青鸾卫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