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页

显而易见,李道虚已经知道李玄都想要说什么,只是他不想听,可他又不能明说自己不想听,更不想担上一个不听逆耳忠言的坏名声,于是他想了个办法,故意将秦素一起请来,然后当着秦素的面许下这番诺言,欲要成全李玄都的好事,只要李玄都答应下来,今日不说,日后便再也不好说了。

见李玄都面露犹豫挣扎之色,李道虚不由微微一笑。李玄都今日的所有反应都在他的预料之中,这便是他执掌清微宗几十年的权术之道。

第二百一十七章 师徒父子

李玄都沉默了许久。这个时间长到秦素也察觉出不对,脸上的红晕渐渐退去,抬头望向李玄都。

李道虚没有去看两人,而是抬眼望向门外,手指轻轻敲击扶手。

既然他认为李玄都会是那个与自己相对应的“乾下”之卦,那么他便不介意多给这位四弟子一些时间。

过了许久,李玄都缓缓开口道:“师父,弟子在去年夏末,因为故人之邀,前往芦州怀南府,后又辗转荆州江陵府、中州龙门府、江州金陵府、齐州琅琊府等地,在中州龙门府的时候,被卷入皂阁宗的一桩谋划之中,与金刚宗悟真大师、正一宗颜飞卿、慈航宗苏云媗、太平宗陆夫人等人联手,召集各地同道中人,共同讨伐北邙山,攻入长生宫中,最终斩杀皂阁宗的三位坛主和一位堂主,毁去太阴尸,就连皂阁宗的宗主藏老人和黄雀在后的人公将军唐汉,也被二师兄所败,想来师父应该知晓此事。”

李道虚点了点头:“此事我已然知晓,你做得不错。”

李玄都道:“在讨伐北邙山之前,悟真大师曾经与弟子有过一番长谈。”

李道虚没有说话,静待李玄都的下文。

李玄都徐徐说道:“悟真大师说:‘令师的才学之高,放眼整个江湖,也是罕有能比之人,令师的身份地位,在江湖中亦是位居尊要,无人不敬,但令师行事,往往出人意料,不按常理。’他说到这里的时候,弟子便打断了他:‘家师待我恩情若父母再造,在下不应也不敢闻师之过。’”

李道虚一笑道:“悟真这个老和尚,早年学儒,中年遭遇变故,家道中落,这才改学佛法,有几分见识,说的也不无道理,更不能算错。”

李玄都道:“悟真大师又问弟子:‘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此言何解?’”

听到这里,李道虚已是收敛了脸上的笑意。

李玄都接着说道:“弟子只好答道:‘这话乃是儒家圣人所言,意思是说,父亲如果有了敢于直言的儿子,就不会做出不仁义的事情。所以当父亲做出不义的事情,做儿子的不应一味顺从父亲,而是应该向父亲直言抗争,同理,君王有不义之举时,做臣子也不应当顺从君王,同样要直言抗争。圣人讲孝道,要孝,但不一定要顺。该顺则顺,不该顺时就要孝而不顺。若是不顾实际而一味盲从,陷父母于不义,是为不孝。’”

说到这里时,李玄都脸上的犹豫挣扎之色已经全然不见,只剩下堂皇正色,抬头望向李道虚。